我國氣候行動展望
2025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二十周年,是我國作出“雙碳”目標重大宣示五周年。我國必將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加速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基于2024年全球和國內氣候變化重大政策和行動的梳理分析,展望我國2025年及“十五五”期間可能采取的氣候變化行動如下。
1.國家氣候變化政策和管理趨向量化和精細化,強度趨強。一是建立和完善
碳計量基礎性工作,包括
碳計量方法、基準、標準、規范和基礎數據庫等的建設。二是為地方政府、重點行業、工業園區設定五年碳排放量化管理目標或碳排放預算目標,即到2030年的量化碳排放目標,并作為考核地方政府、園區“雙碳”工作的依據。三是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的溫室氣體排放臺賬。目前僅要求排放量達到較高門檻的高耗能企業(發電、冶煉、建材等)建立溫室氣體排放臺賬并納入監管,在“十五五”期間,大多數企業及社會事業機構如醫院、學校、體育場館、博物館等也將會被逐步納入管控(國家管控或地方政府管控)。碳排放的精細化和量化管理將成為“十五五”期間政府管理碳排放的主要方向。
2.氣候投融資大幅度提升。氣候投融資將在“十五五”期間得到大幅度提升。隨著“雙碳”工作的推進,對投資項目在碳減排、減少氣候風險方面的要求將進一步提升并成為投資審查的“必選項”。國家發展改革委此前已要求開展投資項目做碳減排評估試點。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早在2012年前就把投資項目的碳減排評估和計量、降低氣候風險效益等納入項目評估,并把評估結果作為評定項目投資的依據之一,碳減排效益不顯著的投資方案需要改進項目設計以實現更多的碳減排效益才能夠獲得批準。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開展幾年來,在促進氣候投融資的政策、標準、方法和實踐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十五五”期間全面開展投資項目的碳減排評估、降低氣候風險評估、大幅度提升投資項目的氣候效益,時機已經成熟。當全社會的投資項目都具有顯著的氣候效益時,氣候金融/綠色金融總量和占比就將大幅度提升。需要澄清的是,全社會的總投資不會因為氣候/綠色投資增加而增加,氣候投資的增加是基于減少那些沒有“氣候效益”或 “氣候效益”不顯著的項目的投資而增加的。
3.國內碳市場進一步加速發展,國際碳市場加速建設中。國內配額市場和自愿減排市場啟動實施以來穩步發展,相關的政策、方法、指南不斷推出和完善?;?024年的工作進展,不出所料,2025年配額市場將會擴容至鋼鐵、電解鋁和水泥三個高排放行業,新增約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全國碳市場,碳市場覆蓋的碳排放量將增加約30億噸,使市場總覆蓋量達到80億噸、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60%。
在自愿減排市場方面,我國如今已經頒布了6個方法學,更多的方法學有望在2025年陸續出臺。配額市場擴容加上更多的自愿減排方法學出臺,以及16家券商被批準進入
碳交易市場,2025年國內碳市場將迎來新的加速發展。值得重視的是,目前地方碳市場發展前景不是很清晰:有地方碳市場試點的省市充分利用已經建立的地方碳市場交易
平臺,通過充分利用市場手段促進地方的碳減排工作;但沒有地方碳市場試點的省市(占絕大多數)就缺少這樣的手段,只能依靠行政命令推進碳減排,或通過變通的辦法利用“碳普惠”作為地方碳市場的交易
平臺。
如中央政府能夠明確鼓勵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碳交易市場手段管控排放門檻較低的企業和機構的碳排放,將有助于激發地方政府推進碳排放措施的積極主動性,地方政府可獲得更多手段管控地方中小企業和機構的碳排放,活躍地方碳市場,對國家碳市場發展會是有益的補充和支持。
在全球碳市場發展方面,未來幾年主要還是建立管理機構、開展機構能力建設、研究發布相關政策、方法學、運行交易規則等。國際碳市場的落地運行,還將需要數年時間。
4.低碳技術將成為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實現“雙碳”目標,最終要依靠先進低碳技術的應用。先進低碳技術研發、在投資決策中把技術的低碳水準作為決策要素之一,對促進碳減排非常重要。隨著國家對碳排放精準和量化管理、在項目投資中開展碳減排評估、項目的碳減排效益得以在碳市場變現等利好政策和措施逐步推進,投資決策中評估技術的低碳水平將成為投資的必然要求,這也將促進更多資源投入到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中。
5.綠色低碳逐步成為頭部/鏈主/上市企業標簽并帶動中小微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在全球和國家綠色低碳發展大勢浪潮影響下,綠色低碳必然成為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和上市企業突出的標簽,并在企業ESG報告中作為亮點向社會公布。國務院國資委在2022年頒布的“中央企業節約能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中要求“中央企業應發揮綠色低碳消費引領作用,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擴大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率先執行企業綠色采購指南,建立健全綠色采購管理制度,推進綠色供應鏈轉型”;2023年,進一步要求國有企業帶頭執行企業綠色采購指南。
國企以及其他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和上市企業的綠色采購措施,很快會把綠色低碳要求傳導到中小微企業。目前還沒有“感受到”綠色低碳發展要求的中小微企業,很快將面臨低碳發展要求的考驗和抉擇。相信不久之后,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將不再是一道“可選題”,而是“必答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文|呂學都 國家氣候中心原副主任、亞洲開發銀行原首席氣候變化專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