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政策對我國碳市場的影響
我國碳市場自2021年啟動,繼地方
試點之后已形成全國范圍的統一市場,目前重點覆蓋發電行業,并計劃分階段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等高排放工業行業。我國的碳市場建設尚處于初期階段,
碳價較低并在很大程度上受配額分配和市場流動性的影響。
碳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區的減排成本及配額供需關系,世界各國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國情、經濟基礎、能源結構和技術水平,不同行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具有各不相同的減排成本。
在當今國際貿易格局和分工體系下,實施CBAM意味著減排成本將通過貿易渠道從發達經濟體向發展中經濟體轉移,給后者帶來一系列復雜的影響和挑戰。就我國而言,客觀上加劇了減排的不公平性,有悖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和《巴黎協定》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
CBAM不僅會對我國短期出口貿易產生顯著負面影響,更可能導致我國一些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下滑。CBAM是歐盟碳市場(EU-ETS)的補充政策,與歐盟碳
價格直接掛鉤,其對貿易的影響不僅表現為直接的經濟壓力,還會進一步擴展至碳
價格傳導所引發的外溢效應。
CBAM電子憑證價格隨歐盟碳市場價格動態變化,當歐盟碳價格預測上調時,CBAM電子憑證價格預期也會上升,中歐碳價差增大,CBAM將直接影響我國出口企業成本,并通過出口企業自身“碳行為”的改變,傳導至國內碳市場,繼而影響我國碳市場配額需求,引發國內碳價變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