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期貨交易所之間的市場化競爭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全球首個碳期貨合約在此上市)和ICE都誕生于21世紀初;2010年,ICE以6億美元現金收購了CCX和歐洲氣候交易所(ECX),進軍碳期貨交易板塊。三年后,它又收購了有200多年歷史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并在此后十年里一直保持著全球第一大碳期貨交易所的地位,其產品成為重要的碳定價基準,推動了歐美碳市場的發展。在交易所的市場化競爭中,最終受益者是需要套保的實體企業。期貨交易所之間的競爭使得套保企業可以去尋找市場流動性高、服務性價比高、套保效果更好的交易所。例如,2021年全年EEX的日本電力衍生品清算量超過了日本本土電力期貨交易所。未來,推出碳期貨、電力期貨后,交易所之間市場化的充分競爭應該得到監管部門的鼓勵,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期貨定價效率,也有助于在交易所內部形成中立、透明、制衡的治理結構,從而壓低服務成本,讓交易所貼身服務產業鏈上的套保企業。
中國碳市場的頂層設計已經定好框架,需要微觀主體進一步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積極的探索嘗試。金融服務提供商要主動貼近控排企業,幫助其管理風險。例如,山西省電力現貨市場在全國率先實現連續平穩試運行一周年,目前新能源發電占比在35%以上。然而,在過去一年中,新能源的電力結算價格有時會低于全省平均價,盈利能力受到限制。為了幫助山西省電力企業加強電力交易和風險管理能力建設,AEX(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四家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中國電力及碳市場實驗室”,擬計算并發布3年期碳配額遠期曲線和5年期分時電價遠期曲線(HPFC)。同時,基于對山西省以往一年以上連續現貨價格的大數據分析,在量化建模的基礎上,實驗室也將幫助相關市場主體在現貨市場中提升交易收入。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助力實體經濟打造一個年期貨交易量400億噸規模(電力行業配額)、機構主導的、有至少3~5年遠期價格曲線的、有效定價的碳配額期貨市場,用(遠期)價格這個看不見的手推動能源產業平穩向低碳過渡,對我們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