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積極適應全球碳定價新秩序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從2023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將對從境外進口的鋼鐵、鋁、水泥和化肥額外征稅,進口商必須報告相關商品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并且從2026年1月1日起,進口商必須購買排放證書,其價格基于在歐盟境內生產這些商品時所需支付的碳價來制定。
我國納入《方案》的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同樣受到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影響,這對相關行業和企業是挑戰更是機遇,理念、技術轉型是優先選擇。事實上,面對歐盟碳關稅的實施,寶馬沈陽工廠已啟動汽車供應鏈碳管理對話機制,通過綠電采購和循環材料應用,單車碳排放較2019年降低38%,為其出口歐洲贏得主動權。碳排放管理必須成為企業長期關注的一項重點任務,企業首先應在戰略布局上重視碳排放管理。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