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交易所經驗總結
各國政府對碳交易所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如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在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之后,各州仍通過自身的立法權限制定溫室氣體總量控制的法律,為其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再如新加坡政府助力MVGX發展,使其成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牌和監管的數字資產交易所,并且新加坡還將CIX打造成為全球的高質量碳信用額交易平臺。
涉碳交易產品多樣化趨勢明顯。除碳配額和碳信用現貨、期貨、期權以外,近年各碳交易所又紛紛推出碳中和債券、碳中和通證,并編制碳價格指數、提供碳中和相關數據服務、發展綠色 ETFs、ESG評級服務等。
與既有提供金融商品的交易所均有股權或合作關系,為碳交易所的業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如ICE收購的ECX最初由CCX與倫敦國際原油交易所(IPE)合作設立,通過IPE的電子交易平臺掛牌交易二氧化碳期貨合約,后依托ICE成熟的
交易系統以 ICE Futures Europe 為交易平臺,并以ICE Clear為結算平臺;EEX依托德意志銀行集團雄厚的金融背景及成熟的大宗商品、金融商品
交易系統,擁有自己專屬獨立的清結算系統及平臺。
利用區塊鏈技術釋放高價值、低流動性資產的價值,使實體經濟獲得新的融資渠道和來源。如MVGX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的AGF-MVGX系統實現了發行者和投資者的雙向
碳披露。利用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轉型,保證碳交易過程中交易數據的安全存儲與交互,規范碳交易市場參與者行為,促進碳交易市場公平安全高效運行。
面向個人與企業,建立全球的碳交易平臺。據國際碳行動伙伴組織(ICAP)最新發布的《2022年度全球碳市場進展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已建成的碳交易系統達25個,另外,有7個碳市場正在計劃實施,全球化已成為碳交易市場的大趨勢。CIX已開展了面向全球的集碳信用交易及綠色項目融資的二級市場業務;ICE也上市了全球碳信用打包產品全球碳指數期貨(Global Carbon Index Futures)和自然解決方案碳信用期貨(Nature-Based Solution Carbon Credit Futures)。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