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時間表下比拼熱效率
天津大學教授、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原主任堯命發說,交通運輸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卡車在國內運輸業中擔當重任,去年國內重卡銷量達到160萬輛。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案能夠替代柴油機,在可預見的未來,重卡還將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柴油機熱效率是降低碳排放的必然選擇。
自1897年,世界上第一臺柴油機成功面世,歷經百年的改造升級與新技術應用,柴油機熱效率從26%提升到46%。隨著排放法規的日益嚴苛,熱效率的提升遇到了很大瓶頸,是世界公認的行業技術難題。
客觀上講,也正是新能源技術的高度發展,倒逼內燃機行業加快技術升級和產品換代。新一代內燃機不斷進行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進,不斷地追求熱效率提升。
2020年9月16日,濰柴發布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柴油機,這款柴油機能夠滿足國六/歐Ⅵ排放要求,并率先具備了量產和商業化條件。
以目前46%的行業平均熱效率水平估算,熱效率提升至50%,柴油消耗將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按照目前國內重型柴油機市場保有量700萬臺估算,如果全部替換為50%熱效率柴油機,每年大概可節約燃油33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萬噸。
在4月2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東風汽車(600006)公司汽油機專業總工程師張社民說,內燃機隨著熱效率持續提升,在相當長時間內應該還是主要動力源。東風在商用車柴油機領域發布了“龍擎”動力總成品牌后,在乘用車領域首次推出“馬赫”動力品牌,這顯示了東風在高效發動機和混合動力方面繼續加大研發,進行新的技術突破的決心和信心。
張社民透露,目前東風汽車研發的增壓直噴發動機的熱效率已經達到41.07%,下一代發動機的熱效率將達到45%的目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