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碳減排階段下,實現我國減排目標的關鍵因素已由效率提升逐漸走向結構升級,過去幾十年來主要依靠部門節能改造挖掘的減排潛力空間不斷收窄,產業結構及其所錨定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和工藝技術改進,將是未來中國碳減排的主要抓手。
一是從優化消費結構入手,促進產業結構低碳化。從最終需求結構上看,我國用于資本形成和出口的最終產品碳強度遠高于消費品。近幾年來,為化解次貸危機沖擊和產能過剩矛盾,我國資本形成數量接近谷值,未來碳減排可通過調整最終需求內部結構引導產業結構優化,促進新一輪投資低碳化,提高消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并有針對性地調節高碳密度產品進出口貿易。二是積極實施清潔能源戰略促進能源消費結構低碳化。一方面,從燃料利用角度,我國供熱和火電能源轉換平均效率僅分別約為70%和40%,作為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仍待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風機和光伏技術基本實現自主產權,常規技術水平已處于領先位置,而推動非化石能源建設和棄風棄光棄水現象同時并存,需要從頂層設計上優化能源生產布局,加強需求側管理,優化
新能源跨區跨省調度機制,解決存量、消納增量。三是推動部門協同減排促進生產過程低碳化。由于各產業部門間因中間產品關聯而共同承擔產業鏈上下游的碳排放責任,在能源供應、原材料生產、初級產品加工與其他下游部門間,對碳排放關聯較高的部門應通過能源梯級利用、物料循環使用、生產工藝改進設計建立聯合減排組團。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