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擴充交易行業,推動更多金融機構參與
NBD:您前面提到,金融機構的參與將提供更豐富的金融衍生品。當前,我國碳市場活躍度還較低,碳交易產品數量較為單一,市場機制發揮也不明顯,在您看來主要原因是什么?
藍虹:我國目前碳交易市場的活躍度還較低,交易率僅有2%,無法很好地發揮碳交易市場建設在
碳減排中的作用。因為碳交易市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交易,優化配置碳環境容量,降低
碳減排成本。而要提高交易率,提升流通性,金融機構的參與非常重要。
目前我國碳市場活躍度低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參與碳交易市場的行業太少,僅有一個電力行業。碳交易的基礎是企業的碳減排成本之間的差異,是碳環境容量從高減排成本企業流向低成本企業。如果八大行業都加入,那么碳環境容量就會從一個高減排成本行業流向低減排成本行業,市場自動會幫助選擇形成最低成本的減排路徑。所以,從更好地獲得碳交易市場收益角度看,越多行業的加入,企業間碳減排成本差異就越明顯,碳交易市場對碳環境容量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就越大,為國家減少的碳減排成本就越多。但是,越多行業的加入,也意味著監管測量等的交易費用越高。所以,需要平衡成本和收益,在夯實碳交易市場監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將更多的減排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
二是沒有金融機構介入,就無法通過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的運用,最大化地體現碳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從而實現市場有效定價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所以,需要盡快推動和規范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碳交易市場,開發和創新出更多的碳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
NBD:請問您對完善碳市場建設還有什么建議?
藍虹:我認為大體上可以從三方面進行考量。一是盡快出臺人大層面的碳交易碳金融法,完善和規范碳交易市場;二是在平衡監管成本和交易收益的基礎上,將更多的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三是在夯實碳交易市場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推動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碳交易市場,促進碳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的創新。
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