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碳賬戶”已試水 減排與個人息息相關
實際上,低碳轉型不應只是一個宏大的敘事,還應融入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中。
今年9月,咨詢公司埃森哲指出,隨著社會購買力的提升,消費導致的碳排放占比不斷升高,加之消費者綠色意識的提高,也倒逼消費行業加快低碳轉型步伐。
“比如,現在的消費者慢慢地更看重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盡管這類食品
價格更高,但是大家還是愿意去買,這就是社會意識在提高,這也會倒逼企業提高它們的低碳意識。”郭海飛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他表示,加大綠色金融理念的宣傳推廣與普及,充分發揮社會公眾與媒體的監督作用,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等綠色生活方式,以及綠色辦公、綠色生產方式,將是綠色金融發展的又一大推動力。
今年以來,已有包括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試水“個人碳賬戶”,通過具體量化社區、家庭、個人節能減碳行為,實時記錄個人的碳減排數據,并與
碳交易市場
平臺互聯互通,鼓勵用戶踐行綠色
低碳生活理念。
“綠色發展與綠色金融不能簡單地被視為在政策層面提出的轉型。”宋躍升也提到,為了實現“雙碳”目標,未來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涉及到人員結構、產業結構、投資結構、金融結構等諸多方面,“甚至還包括我們每個人日常的生活習慣,都在需要改變的范圍之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