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產業追求減排 轉型金融應運而生
盡管如此,僅依靠綠色金融遠遠不足以支撐整個中國經濟的轉型。在此背景下,轉型金融應運而生,且其重要性愈發凸顯。
“轉型融資才能真正容納中國整體經濟低碳轉型的需要。”前述股份行綠色金融研究人士表示,“與綠色金融不同,主要服務于高碳產業的轉型金融其實不屬于綠色,轉型后這些產業還是排碳的,只是排得少一些。”
在該人士看來,中國經濟要從高碳轉向低碳,最需要解決的其實是高碳產業減排轉型的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我們主要依賴的傳統火力發電能源體系的轉型。”他認為,傳統能源行業的轉型在中國“雙碳”目標中有著關鍵權重。
另一位從事綠色轉型的咨詢人士也認為,中國要實現碳中和,歸根結底是要實現能源結構轉型。數據顯示,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煤炭能源占比約60%,明顯高于全球20%~30%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該人士還表示,高能耗、高排放的企業轉型也是中國“雙碳”目標面臨的一大挑戰。“中國的經濟結構中,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這些
碳排放較高的行業占比都不低”。
“為高碳排企業提供融資本身就有一些悖論,對于它們來說,綠色轉型更多的是一個挑戰,而不是機遇。一方面這類企業更加渴求資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它們又存在更大的風險。”他表示,這就要求金融機構不僅要提供融資服務,還要提供一些融智服務,包括幫助企業尋找一些減排手段和轉型方向等。
去年以來,中國為達成雙碳目標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除了大力推動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業發展,更針對煤炭、化工等傳統周期行業的
節能減排制定了具體行動方案。
近期,德意志銀行發布《中國可持續金融展望報告》指出,今年中國綠色貸款的強勁增長,可部分歸功于中國央行新推出的貨幣政策工具,即
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央行此前表示,已通過這兩項工具向金融機構累計提供約2100億元資金,帶動減少碳排放超6000萬噸。
該行認為,中國將加速制定轉型金融的共同標準,以及轉型信息披露的監管標準。“ESG金融將繼續從純綠色金融轉向轉型金融。”德意志銀行指出,預計未來十年間,中國將以平均每年2.5萬億元的規模加大脫碳轉型投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