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推進并全面加強新行業數據質量管理
當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構建起“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技術規范”的多層級制度體系,為納入行業的高質量碳排放數據管理奠定了以法治為核心的全要素管理體系。通過開展以下數據質量管理各項工作,實現源頭管理和事中事后監管協同,將有效提升三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數據風險識別等監管能力、相關技術服務機構專業能力。
全環節有序開展三行業數據質量管理。一是開展重點排放單位名錄管理,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按名錄確定的條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并做好向社會公開、全國碳市場管理
平臺(以下簡稱管理
平臺)企業賬戶
開戶等工作;二是開展數據質量控制方案管理,重點排放單位應按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完成數據質量控制方案制修訂工作并嚴格執行,方案將作為后續碳排放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管的依據;三是開展月度信息化存證,重點排放單位應在每月結束后40個自然日內通過管理平臺完成關鍵參數、輔助參數以及支撐材料的存證,通過月度日常管理避免錯誤數據“積少成多”、問題“由小變大”;四是開展年度排放報告報送和核查,重點排放單位應按時提交年度排放報告并配合接受技術審核,確認溫室氣體實際排放量;五是開展核查技術服務機構管理,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按有關規定對核查機構的工作質量、合規性、及時性等進行評估,并向社會公開。
全方位實施“國家—省—市”三級監管。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建立“國家—省—市”三級監管的長效工作機制,在發電行業率先實施,三行業也將同步開展。一是針對數據日常管理實施三級聯審機制,月度信息化存證作為數據日常管理重點,是形成高質量碳排放數據的關鍵環節,對此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確保月度存證的完整性、及時性;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通過橫向比較、閾值判斷等方式開展技術審核;生態環境部通過大數據、大模型等技術手段,進一步篩查數據合理性、規范性,向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推送問題線索并督促整改。二是定期組織開展碳市場監督幫扶,聯合相關主管部門和
專家對部分重點排放單位開展現場檢查,對問題線索逐一拉條掛賬、分類處理、整改銷號,持續跟進問題整改落實情況。三是不定期就數據質量典型問題開展飛行檢查,組織
專家團隊赴現場開展執法檢查,進一步保障碳排放數據真實性,發揮“發現一案、震懾一片”的警示作用。四是持續開展各類能力建設,包括對不同市場參與主體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構建各級主管部門答疑渠道、印發省市主管部門日常監管手冊等,進一步提高各方數據質量管理能力并拉齊尺度。
全過程納入碳排放數據信息化管理體系。依
托管理平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形成碳排放數據信息化管理模式,一方面保障數據可追溯、防篡改,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術智能實現了異常數據預警、自動移交整改,形成全業務管理環節在線化、全流程數據集中化、綜合決策科學化的綜合管理體系。當前,發電行業年均審核數據逾300萬條,三行業納入后,審核數據總量預計將增長約一倍。全過程的碳排放數據信息化管理體系將實現四個行業穿透式監管,有助于將數據質量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同時緩解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監管壓力,進一步提升監管工作效率,保障高質量碳排放數據管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