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碳排放核算體系
展望未來,在楊珺皓看來,要有效完善我國碳排放核算體系,首先,應建立和完善碳排放因子數據庫。這項工作需要政府的強制約束力,來促進各行業頭部企業開展產品碳排放數據信息共享合作,通過大數據喂養,結合第三方機構實際核查驗證,糾正數據偏差,建立統一標準的、具有普適作用的碳排放因子數據庫。
其次,應推動企業提升對碳核算必要性的認知。“企業配合度好,碳排放核算體系的建立工作阻力就小。”楊珺皓認為,可以從政策約束力和經濟效益兩個維度將碳核算的必要性植入企業經營理念當中。例如,碳市場的強制
履約,讓發電企業深度參與了碳核算及減排工作,擴容在即的鋼鐵、水泥和電解鋁行業,未來也必然會緊跟碳核算發展步伐;一些上市公司將被強制要求披露碳排放信息,此舉讓企業建立相關工作小組,深度參與碳核算工作。另外,每年的綠色制造政策補貼對向企業推廣普及碳核算起到了積極作用,
碳金融產品的開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企業對碳核算的關注。
最后,應培養碳核算人才。楊珺皓表示,市場對碳核算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現有教育體系在這方面還存在空白。盡管從2022年起高校陸續設立了相關專業,但距離高校畢業生走上碳核算崗位還有較長時間,建議推動企業加強碳核算培訓,建立碳核算小組,切身參與碳核算工作。
“總體來說,推動我國碳排放核算體系完善是所有企業的共同責任。”楊珺皓表示,以中誠信綠金國際為例,公司一方面積極開發MRV碳排放綜合管理
平臺,利用智能化大數據將碳核算工作做得更完善;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在ESG及綠色金融領域多年積累的資源,積極宣傳、推廣碳核算的必要性。“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引進雙碳人才,在給全體員工雙碳培訓賦能的同時,培養自己的雙碳團隊,并輻射到客戶端。”
楊珺皓舉例稱,針對企業碳核算在范圍三排放上普遍存在數據缺失問題,中誠信綠金國際正在積極布局解決方案。“我們組織雙碳人才協同IT研發人員,嘗試把范圍三排放的碳核算融入正在開發的MRV碳排放綜合管理平臺,這將為碳核算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推動力,未來碳排放數據的智能化管理將是大勢所趨。”
此外,中誠信綠金國際正在開發的MRV碳排放綜合管理平臺,可以實現碳排放數據可視化,實時監控并從多個維度分析碳排放情況,基于歷史數據建立模型,可預測月度、年度碳排放,從而協助企業根據運營需求對碳排放進行調節、控制。目前,中誠信綠金國際已與多家企業開展相關項目合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