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完善碳平臺,支撐全國碳市場擴圍信息化準備就緒
為持續完善碳平臺、支撐全國碳市場擴圍,生態環境部在信息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工作。
完成歷史數據治理。通過梳理2013年以來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民用航空等行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共收集8個行業、10個年度、6000余家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合計約8萬份。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制定解決碳排放數據質量問題的針對性舉措,為科學合理制定年度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核算報告核查指南奠定了數據基礎。
完成擴圍行業新功能開發。針對擴圍行業特點,基于全平臺已經建立的統一開發規范和統一配置管理能力,在碳平臺企業端新增基本信息、質控計劃、核算邊界、月度存證和年報管理等63個關鍵指標和120個功能點,確保企業數據填報便捷、高效和準確。依托業務流程引擎,在碳平臺管理端新增擴圍行業國家、省、市三級聯審和統計分析等150個功能點,支撐主管部門高效精準監管。依據核查技術指南要求,在碳平臺核查端內置核查安排、現場核查、不符合項開立、企業整改等八大核查功能,實現了核查全過程在線化、透明化管理,為規范核查流程、提升核查質量提供技術手段。積極推進與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協同,分工配合做好重點排放單位年度配額關鍵參數測算,確保配額分配結果準確、公平、公正。
完成上線運行測試。為確保系統穩定運行,針對擴圍行業新開發功能組織開展三階段測試。第一階段組織鋼鐵、水泥、鋁冶煉指南編制單位開展業務功能測試,確保平臺功能符合指南要求;第二階段組織各擴圍行業25家頭部企業進行企業端功能測試,檢驗平臺填報功能穩定性和易用性;第三階段編制測試工作方案、用戶手冊、功能驗收清單等,錄制操作視頻,組織900家重點排放單位開展實戰測試演練,確保平臺穩定高效運行。為確保系統安全,編制碳平臺安全保障方案,明確安全邊界、總體要求、職責分工。部署數據庫安全審計軟件,對數據庫登錄、查詢、修改等操作進行監控記錄,確保數據使用全過程流痕。開展多次網絡攻防演練和風險排查,提升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完成碳平臺等保定級和備案。
推動碳市場系統整合。隨著碳市場行業擴圍啟動,重點排放單位數量將擴充至近4000家。圍繞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分別建設了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依托全國碳平臺組織開展統一
開戶、統一用戶、統一登錄設計開發,支撐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及
交易系統、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及交易系統等整合集成、數據共享和協同聯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