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指南的出臺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的重大進展
(一)持續健全技術規范,夯實
碳市場擴圍的數據質量管理制度基礎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就擴圍工作作出明確部署,生態環境部積極推進,于2024年9月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公開征求意見,釋放碳市場首次擴圍工作將適時啟動的政策信號。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有效是推動擴圍關鍵的前提條件,鋼鐵行業指南結合當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要求,從核算報告、核查等方面對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于2013年印發的《中國鋼鐵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進行優化完善,全面統一和規范了報送主體的確認、數據質量控制方案的制定與執行、企業層級和工序層級數據核算、關鍵參數和輔助參數的月度信息化存證和支撐材料要求、年度排放報告填報和核查要求等,進一步夯實鋼鐵行業的數據質量管理基礎。
(二)以數據管理為抓手,進一步保障并提升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成效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啟動上線交易,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面改善,2019-2020年、2021-2022年兩個
履約周期的總體減排成本降低約350億元,對推動發電行業
綠色低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鋼鐵行業納入碳市場數據質量管理范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數據管理覆蓋的碳排放量將超過80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比例高達六成左右。通過出臺鋼鐵行業指南,將對全國范圍內相當比例的碳排放展開統一和規范的數據管理,進一步推動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成效。
(三)統籌多行業管理,推進構建碳市場新格局
結合碳市場建設總體需要,鋼鐵行業指南的出臺進一步推動了多行業碳排放管理的建設新格局。一是堅持“抓大放小”原則,將排放占全行業九成以上的長流程企業納入管控范圍;二是對標其他重點排放行業,鋼鐵行業將逐步向工序層級碳排放核算過渡,要求每月填報燒結和煉鐵工序關鍵參數,為后續配額分配提供數據支撐;三是統籌考慮鋼鐵企業自備電廠和“鋼鐵-化工聯產”涉及的不同行業碳排放管理銜接,將符合發電行業納入條件的自備電廠保留在發電行業管理,并將鋼鐵企業中的甲醇產品碳排放從鋼鐵行業核算邊界移出至化工行業管理。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