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向——供需兩側聯動促碳減排
留給發電行業的減排空間到底還有多少?在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看來,這與技術、經濟性等因素相關,不能簡單一概而論,關鍵還在于減排要求與發展之間的協調。“對于發電企業而言,既要具備先進技術,還要在最佳狀態下運行,才可達到最優效率,進而達到減排效果。”
何建坤則認為,除發電側外,還應關注終端用電需求減排。“石化、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節電潛力很大,如將這部分力量考慮進來,效果將比電力系統本身減排更突出。一方面,供需聯動,多方面推進電力行業減排;另一方面,也要盡快引導其他行業進入碳市場,避免長期單一行業造成隱患。”
圍繞配額問題,何建坤用“適度從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在目前基準法和歷史法的基礎上,可進一步探索企業總額分配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方式,以實現減排目標為導向的同時,推動分配機制更加靈活有效。
“最終無論采用何種方案,都不可能讓各方全部滿意,主要還是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從企業出發,王志軒表示,只要配額分配合理,長遠來看必將降低減排成本。“企業虧損應找準問題對癥下藥,而不是將成本歸結于碳市場。”
同樣積極尋找對策的,也有電力企業自身。“比如,可否結合大型發電集團實際情況,推行整體
履約或分區域
履約的辦法,允許集團內部自行消化配額。這樣既能發揮集團資源調配的優勢,也可避免履約前臨時、集中交易量過大擾亂市場。”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部門副主任梁昌乾建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