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價波動是正常的,但不宜過高或過低
全國碳市場開市以來,碳價呈現略有波動、穩步上揚的態勢。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2021、2022年度)綜合價格收盤價在50元/噸—82元/噸之間波動。在第三個履約周期(2023、2024年度),收盤價突破百元后,近期收盤價大概在90元/噸上下,較啟動時48元/噸的價格上漲88%左右。
劉杰告訴記者:“全國碳市場匯集市場主體交易信息,形成公開透明的市場化
碳配額價格信號,鼓勵減排成本低于配額價格的重點排放單位更多地減排,并將富余配額出售獲得經濟激勵。實際排放量多于初始分配配額量的重點排放單位,或者減排成本高于配額價格的重點排放單位,通過購買配額完成配額清繳,從而有效降低重點排放單位實現減排目標的整體成本。目前全國碳市場已順利完成兩個履約周期,配額價格總體保持穩中有升,符合全國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定位和建設初期的階段性特征,也與國際上同類型碳現貨市場價格隨履約周期變化的特點基本類似。”
如何看待碳價波動?劉杰說:“碳價是通過市場交易形成的,因此出現碳價波動是正常的,但是劇烈波動,過高、過低都不利于碳市場的長期穩定運行。碳價過低會挫傷企業減排的積極性;碳價過高會導致一些高碳企業負擔過重。因此,合理的碳價既可以彰顯我國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愿景的決心和力度,又能夠為碳減排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激勵信號。”
業內人士認為,探討碳價,首先要思考這個價格是誰的價格?真正的碳價應該錨定在社會經濟體系中,企業排放一噸二氧化碳的市場價格,這是本質問題,一定要強調市場的作用。其次,誰來發現碳價?不是政府發現,也不是企業發現,應該是市場在動態調整中逐漸發現的。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通過動態耦合,慢慢逼近一個合理的排放價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