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成就產業升級,AI終極演變還得靠能源
回頭看20年,我們無法想象今天世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可以低于煤電,但技術進步的背后是設備的智能化與算力的提升。過去幾十年,在半導體、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興起催生了算力的飛速發展,中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呈現出驚人的幾何級增長。
中國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應運而生,為我國在人工智能、天氣預測、能源研究、藥物研發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徐參事形容科技變化“昨天不相信是真的,今天不相信是假的”、“昨天不可思議,今天理所當然”。正是因為近年來的科技發展讓可再生能源從材料到設備制造都有了不可思議的突變。
同樣,二十多年來,反對氫能發展的聲音不絕于耳,他們的理由就是氫能的儲運成本太高,但氫能產業是一個制造業的集大成產業,每一個環節的成本下降都將提升氫氣應用的機會??稍偕茉闯杀镜南陆当旧砭蜑闅淠墚a業化準備了條件,而智能制造和電力智能系統將大大提升產業鏈運行效率,降低氫能應用的整體成本,使得能源結構變得更加清潔和可持續。
反過來,效率背后則是能源,以機器替代人工的工業革命是催生人類能源變革的原動力,煤炭服務蒸汽機、石油服務汽車、電力服務信息。世界運行越快,能源需求越大。比蒸汽機更快的是內燃機、比內燃機更快的是信息的傳播。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算力指數每提高一點,就能夠帶動經濟增長3.6‰的數字經濟和1.7‰的GDP增長。那么,運行更快的智能化運算系統又將需要怎樣的能源支撐呢?據測算:一塊英偉達GPU,一小時耗電1.2度,電源是1200W,一臺5000W的服務器,一個小時耗電5度。一個機柜一小時耗電40度,一百個機柜一小時4000度電。要搞AI就要上算力,算力最后會演變為電力問題。Ghat GP 洶涌的浪潮,想要支撐AI大模型GPT3的訓練,需要100萬臺家用計算機,連續算上十年,訓練一次的耗電量,也相當于1500人一年的日常使用量。人工智能工程就是算力加能源,東數西算工程就是大數據加能源。
更大的能耗,更快的運轉。人類可持續發展需要沒有排放、不受資源約束的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能完全依靠煤電的靈活性調節,也無法依賴電化學儲能,氫能是唯一在可再生能源體系內可以實現長時跨區域儲能的解決方案??稍偕茉?氫能+智能電網,將構建人類持續供應的清潔能源體系。全球已經有50多個國家將氫能列入能源戰略,具有豐富的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的中國更有條件率先進入氫能時代。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徐參事特別善于總結,如他將數字能源總結為:“瓦特實現數字化,能源實現比特化;瓦特比特一體化,比特加持瓦特行。”“新質生產力”與綠色能源之間的關系則被他歸納為:“以數字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開創新輝煌,以綠色化引領碳中和;用碳中和創新氫發展以氫發展打造新格局。”
徐參事最后表示:在能源發展和轉換的過程中,人類也經歷了一個從無意識到有意識,不自覺到自覺,被動到主動的歷史發展過程。這次能源的更替必定將把我們帶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思想理論本身不能成為檢驗自身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標準,只有千千萬萬人的社會實踐,才能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改革開放是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統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參考資料:《算力:改變世界的力量!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算力的奇妙世界~》,AI全球視野2023-12-04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