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碳庫提質擴容
冬日的清晨,寒風凜冽。12月18日,在咸陽市旬邑縣城關街道趙家洞村,47歲的護林員張乾隆像往常一樣扛著鐵鍬,在巡護的林地里清除枯草。
張乾隆巡護的范圍是旬邑縣三水河岸沿線,這里也是我省“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之一。
“旬邑縣‘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投資1200萬元,建設森林碳庫1.08萬畝,其中
碳匯造林1000畝、森林撫育9800畝。我們在此建設長期固定監測站點2組,實現對森林生長過程的自動、連續、實時監測。”旬邑縣林業局副局長李滿利告訴記者,
碳匯造林工作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綠原則,使用油松、山桃、沙棘配置混交林,既有利于快速提升碳儲量,又提高了林分穩定性。
“旬邑縣現有林地面積187.77萬畝,森林覆蓋率56.93%,居咸陽市第一。”旬邑縣林業局局長第五耀林介紹,旬邑縣“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使得子午嶺南麓生態治理需求迫切、有代表性區域的森林斑塊得到有效連接,森林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森林的固碳釋氧、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和生態景觀功能得到極大提升。
旬邑縣的實踐是咸陽市發展林業碳匯的一個縮影。去年11月,咸陽市被國家林草局確定為首批全國18個林業碳匯試點市(縣)之一,并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據統計,目前,咸陽全市完成營造林63.3萬畝,其中適于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的有42.3萬畝,林業碳匯儲量432.48萬噸,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前景廣闊。
近年來,咸陽市充分運用林長制,在西部率先啟動林業碳匯交易試點,組織編制了《咸陽市林業碳匯發展規劃》,初步建立起林業碳匯計量測算、碳匯交易管理制度體系。去年,旬邑、長武、淳化3縣為林權所有人頒發《咸陽市林業碳票》,并以公開
拍賣的方式,完成了首批林業碳票的競價交易。
“咸陽市堅持以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為統攬,科學推進國土綠化促碳匯增量,加大生態修復力度促碳匯質量,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碳匯存量,加快林業改革創新促碳匯計量,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碳匯交易量,充分發揮林業碳匯在實現‘雙碳’目標中的重要作用。”咸陽市林業局局長趙強社表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