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應加快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計劃
《21世紀》:碳市場在我國仍是新生事物,處于發展初期。隨著我國碳市場納入行業、參與主體、交易品種類型逐漸增加,市場供需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鋼鐵行業未來應當如何應對?
范鐵軍:未來隨著納入行業、參與主體、交易品種類型逐步增加,同時隨著碳市場運營步入正軌,碳配額的發放也將呈逐步收緊狀態,預計碳市場的活躍程度將明顯提升,同時也將進一步充分發揮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
鋼鐵行業是重點碳排放行業,以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為主,推動
碳交易市場有助于實現碳排放外部成本內部化,與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高度內在一致性。因此,鋼鐵行業應充分利用
碳交易市場化機制,做強做優先進企業,促進技術創新驅動,發展綠色金融創新,壯大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有效控制和減少碳排放。
《21世紀》:隨著納入全國碳市場,未來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進程是否會加快?
范鐵軍:通過加快兼并重組,一方面鋼鐵行業能夠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高的龍頭企業將先進的管理理念、技術實力、資金優勢等帶入中小企業,快速提升整個行業的綠色發展水平,也將有助于促進鋼鐵行業加快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并促進碳市場高效運行。
另一方面,兼并重組本身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涉及相關利益方多,促進鋼鐵企業進一步實現兼并重組將由政策、市場等多因素決定。
《21世紀》:鋼鐵行業能耗、碳排放信息化統計監測和計量體系仍有待健全,未來可以從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
范鐵軍:一是建議鋼鐵企業加快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計劃。梳理全廠的碳排放源點位以及對應涉及的碳排放源種類,并將各類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參數進行實測,以確保企業碳排放量計算的準確性。
二是建議鋼鐵企業將數字化、低碳化結合,研究建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超低排放與低碳協同管控數字化
平臺,實現碳素流可視可管可控以及鋼鐵企業生產全過程的碳排放監測、統計、對標,支撐企業開展碳排放水平、
碳足跡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研究,以碳效率為核心優化生產工藝及管理,實現生產工序碳排放過程目標管控、碳排放預警管控及減碳降污協同管控。同時,豐富碳咨詢、碳排放對標、
碳金融、碳關稅應對、碳數據認證等相關功能,全方位助力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21世紀》: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環,未來應該重點從哪些方面推動鋼鐵行業綠色金融發展?目前業內正在探討通過引入有償分配、豐富金融交易產品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全國碳市場活躍度,還有哪些新舉措可以引入?
范鐵軍:中國人民銀行于2021年啟動轉型金融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確立轉型金融的基本原則,并組織開展了鋼鐵、煤電、建筑建材、農業四個領域轉型金融標準的研究。工信部也牽頭組織了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標準研究工作,通過確立相關標準,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對傳統行業綠色改造投入,目前初步形成9類39項標準,條件成熟后將公開發布。
對于鋼鐵行業而言,應盡快公布鋼鐵領域轉型金融標準,幫助行業獲得轉型金融工具的實際支持。
關于進一步提升全國碳市場活躍度,建議繼續健全全國碳市場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特別要積極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出臺。進一步強化市場功能,在碳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的行業覆蓋范圍,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
《21世紀》:碳市場也要求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要更務實,今年以來鋼鐵行業在落實碳減排工作取得了哪些新進展?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做了哪些工作?
范鐵軍:今年來,鋼鐵行業積極推動低碳轉型。中鋼協召開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2023年年會暨鋼鐵工業綠色低碳技術交流會,持續推進“極致能效”工程,發布重點工序能效對標數據填報系統,召開副產煤氣高效利用專題技術對接會,開展電爐煉鋼發展專項研究,寶武、首鋼、沙鋼、包鋼、酒鋼等企業發布EPD(環境產品申明),河鋼120萬噸氫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成功投產,中國寶武建設全球首個工業級別富氫碳循環高爐(2500m3)成功投運。
冶金規劃院開展了鋼鐵行業碳排放管控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鋼鐵行業低碳技術發展路徑及趨勢、鋼鐵行業氫能產業鏈發展、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框架及應用、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對鋼鐵行業的影響及應對、鋼鐵行業碳足跡核算體系及方法對比、鋼鐵企業碳達峰及降
碳規劃、鋼鐵企業
碳管理體系建設等研究工作,舉辦2023(第十四屆)鋼鐵行業
節能減排論壇,牽頭發起成立河北省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聯盟。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