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能源結構,加快構建低碳高效的支撐體系
要掛圖作戰,更要抓住主線、久久為功。這其中,改變能源結構是降低碳排放的關鍵。
一片片廠房屋頂上的“深藍”正是沙鋼剛剛建成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二期項目。該項目建設規模17MW,覆蓋屋頂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截至目前,沙鋼太陽能電站總容量54MW,安裝光伏組件17.5萬塊,全生命周期內可提供綠色電力12.6億度,可減排二氧化碳排放量125.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3.8萬噸、氮氧化合物排放量1.9萬噸。同時,沙鋼外購“綠電”總量達到15%,在全行業名列前茅。
2019年以來,沙鋼累計投資2億元,更新符合國家最高標準的LNG、電動
新能源車輛近千臺,涵蓋物資轉運、成品運輸、工程機械等全領域,掀起綠色運輸“浪潮”。
清潔能源做“加法”,傳統能源做“減法”。通過焦化、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公輔等各個環節技術和裝備的優化、改進和創新,沙鋼實現焦炭、煤粉、煤氣、電力等消耗大大降低。國家發改委節能技術推廣目錄中,90%的節能技術在沙鋼均有應用。
沙鋼先后榮獲國家能效四星級企業、全國冶金行業“清潔生產環境友好企業”、工信部鋼鐵行業“能效領跑者”、江蘇省清潔生產先進企業、江蘇省
低碳經濟示范企業等榮譽。
一個點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