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和技術轉讓問題是國際氣候治理機制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
資金和技術轉讓
資金和技術轉讓問題是國際氣候治理機制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存在明顯分歧[14] 。在資金援助方面,本次會議通過了發展中國家氣候行動方面的資金援助細則,提供了將于2025年后實施的全新的、更具雄心的方法。目前的承諾是:發達國家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15] 。在技術轉讓方面,細則明確了對技術轉讓機制進行定期評估的范圍、方式以及技術轉讓框架行動的模式、程序。
總體而言,本次談判明確各締約方有不同的起點和能力,強調資金和技術轉讓對發展中國家締約方籌備和交流其國家自主貢獻的重要性。這也是執行《巴黎協定》第4條,增強發展中國家締約方的籌備能力的必然要求。談判設立了2025年后的資金目標、評估與轉讓進程,有助于解決一直以來很棘手的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資金的問題。從技術層面上來說,目前確實存在許多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方案,尤其是近年來可再生能源技術,尤其是
新能源汽車、太陽能技術等的飛速發展,確實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了希望。更好地利用技術手段,減緩
碳排放趨勢,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對技術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
三、國際氣候變化法發展方向展望
波蘭氣候大會雖然制定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但仍有三個關鍵性問題未達成共識。下文進一步展望國際氣候變化法所面臨的挑戰及未來走向,并以此為基礎分析中國下一步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以在國際氣候法律規則的制定中擁有更多話語權,推動國際氣候法律機制走向更為公平合理之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