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綠證產業共同體
構建產業生態圈,本質上也是應用加數效應、乘數效應和指數效應實現產業發展,主要有“綠證+”模式、“綠證×”模式、“綠證產業共同體”模式。
“綠證+”模式,即通過綠證,把需要消納綠證的產業或活動結合起來,更多還是物理層面的疊加與融合。通過既有產業或活動增加綠證消納量,助力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或活動的低碳化。在這個過程中,綠證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憑證而存在,沒有實質性的創新。
“綠證×”模式,即綠證可以催生一系列需要消納綠證的產業或活動。“綠證×”注重逆勢創新,在這一模式中,綠證為主體,挖掘相關行業的優勢,發揮綠證要素的生態價值,形成以綠證為中心的新的經濟形態。“綠證×”模式依托綠證產業技術實現綠證與相關產業的融合,通過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實現經濟綠色轉型升級。比如,組件環節執光伏行業牛耳,乘數效應十分明顯。綠證資源以資產的形式投入項目,可以帶動數倍投資,發揮投資乘數效應。
“綠證產業共同體”模式,即圍繞綠證構建產業共同體,又叫綠證產業集群。中國信息化百人會顧問、浙江省智能制造
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此前提出“產業數字化生態共同體”,頭部企業起著主導作用,“產學研用”等各類“身部企業”“腰部企業”“腿部企業”共同參與、相互依托,加上第三方云平臺企業的參與,構成了“產業數字化生態共同體”基本組成模式。新犁資本創始合伙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李緒富此前提出了符合“全要素集聚、全鏈路打通、關鍵節點打透、價值共創、生態共享、多平臺相融”六大特征的未來產業生態共同體模式?!冻啥际袑嵤┊a業建圈強鏈行動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要完善“鏈主企業+公共平臺+中介機構+產投基金+領軍人才”集聚共生的產業生態體系,打造“產業共同體”。“綠證產業共同體”模式,將構建鏈主企業牽頭,“產學研用”等各類“身部企業”“腰部企業”“腿部企業”共同參與、價值共創、生態共享、多平臺相融,加上第三方機構、綠證金融機構和領軍人才的參與,構成集聚共生的綠證產業生態體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