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政策對中歐貿易短期影響不大
時代周報:倫交所有哪些支持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經驗可以分享?
靳博陽:倫交所集團碳組作為市場領先的碳市場研究團隊,除了提供碳市場分析外,倫交所集團的業務還在以下幾個方面助力企業
碳減排。
在數據與分析方面,倫交所集團通過路孚特(Refinitiv)和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提供行業領先的可持續性數據庫,涵蓋全球市場資本化85%以上的標準化可持續性相關數據點和分析。這些數據庫不僅包括股票,還覆蓋固定收益、投資基金、宏觀和主權ESG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數據、基礎設施和項目融資等資產類別。
在資本市場方面,倫交所集團的可持續債券市場已籌集超過112億英鎊,擁有倫敦證券交易所綠色經濟標志的發行人的總市值超過1500億英鎊。倫交所集團還推出了一個自愿碳市場,使基金和運營公司能夠籌集資本,投資于預計產生
碳信用的氣候變化緩解項目。
在交易后領域,倫交所集團提供綠色和社會債券的清算和接受服務,綠色和社會債券的名義清算額超過6400億歐元,作為抵押品的名義接受額超過4500億歐元。
時代周報:歐盟成為第一個征收碳關稅的經濟體,對中歐貿易會有哪些影響?
靳博陽:歐盟推出CBAM(碳邊界調整機制)的主要原因就是歐盟碳市場準備開始削減工業企業的免費碳排放配額盈余。但同時又需要保證在碳成本增加的情況下,歐盟境內工業企業的產品保持競爭力,因此需要對進口產品征收相應的碳邊境稅。
目前,碳邊境稅覆蓋了水泥,鋼鐵,鋁,肥料,進口電力和氫能六大行業。總的來講,這6個行業中國向歐洲的出口額并不大,僅占中國向歐洲出口總額的3.2%左右,因此大部分行業并不用過于擔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歐盟的碳政策并非只有碳邊境稅一項。歐洲還出臺了包括凈零工業法案、關鍵原材料法案、電池與廢電池法案、循環經濟行動計劃等一系列與環保和碳減排相關的立法。因此在歐洲經營的中國企業更應該注意的是其他一攬子法案對于自身經營的影響,并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
時代周報:ESG的披露能否體現公司價值?
靳博陽:ESG不僅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也是推動企業創新和增長的動力。通過系統化的ESG實踐,企業可以在確保合規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價值創造。外界則可以通過評估公司的ESG表現來發現其長期價值和風險管理能力,從而發現優秀公司。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