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減碳路徑 明晰場景避免盲目數字化
能源管理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全球80%碳排放來自化石能源消耗,要實現碳中和就要減少化石能源消耗。在熊宜看來,能源管理需借助數字化工具來提升能效。通過互聯互通、以及數據的可視化,讓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可量化、可分析,奠定減排的基礎。數字化是減碳的最佳武器。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從目前的數字化轉型實踐來看,存在一定程度盲目性,不少企業效果甚微。”熊宜直言,相較單純地進行設備數字化、打造數字化
平臺,以及數據連通等,通過數據中臺收集數據,更好的分析客戶需求,進行有目的性的數字化轉型更為重要。
當客戶能夠清晰地看到產品從設計、生產、包裝,到物流全流程碳排放數據,可以確定產品全生命周期耗碳情況,“可能會更愿意選擇企業產品,產品因此更具有競爭力,這才是數字化的真正目標,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才會更有意義。”熊宜建議通過規劃來避免盲目,持續提升數字化水平,逐步實現“減碳”。
以施耐德電氣為例,通過踐行數字化轉型持續降低供應鏈的整體能耗。據介紹,施耐德電氣
北京工廠在2020年部署太陽能光伏項目,并通過數字化工具分析,使設備能夠更好利用光伏發電,如利用數字化工具了解發電量并進行儲能,通過微電網系統實現調度。目前,施耐德電氣
北京工廠現已實現
綠色能源占到全廠能源使用的30%。據悉,施耐德電氣全球已實現51個“零碳工廠”,計劃到2025年實現150家“零碳工廠”。
此外,避免盲目數字化的另一大關鍵因素在于“場景”確立。熊宜特別強調,“場景”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場景如果不清晰,企業數字化就容易盲目。“企業要先要明確場景,然后考慮如何通過技術解決場景問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