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鏈主作用
當前,在國家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因為環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綠色低碳意識的提高,上市公司開始披露企業的碳排放信息。多數企業溫室氣體排放范圍一,即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直接排放,以及范圍二,即企業所使用能源間接碳排放,都在下降。然而,范圍三,即價值鏈的間接碳排放則一直占比很高,已經成為企業降碳的關鍵環節。帶動價值鏈降碳也成為鏈主企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責任。
達成這一心愿的關鍵,一方面依賴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政策、制度、法律、文化體系等外部環境,另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努力。首先,這些企業的意識很重要,要認識到降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事不關己;同時,這些上下游企業還得提升自己
碳管理、
碳減排的能力,不能有心無力。
2.選擇路線,摸清家底,多措并舉,積極披露,獲得支持
企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推動碳披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努力。參加北京綠色金融論壇(第3期)企業碳披露和碳中和行動研討會的
專家學者表示,企業首先要選擇綠色低碳的發展路線,并選好具體的實現路徑,摸清楚企業本身的碳排放家底,全社會采取一些措施,來推動企業積極進行碳披露,并且從披露中,以及向綠發展的成效中,獲得融資、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1)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聯席主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裁兼理事會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長章新勝表示,企業轉型可大體歸納為兩條路徑:一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解決方案,選擇一條從煤炭到可再生能源的轉型之路,推進整個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筑業的減排路徑;二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上逐漸形成完善綠色生態保護,改善民生和可持續發展三統一的機制,從自身碳中和做起,帶動產業鏈和整個行業的碳中和,進而推動全社會系統性的碳中和。
2)“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宇認為,面對國內和國際的新變化,本土跨國企業要樹立高質量發展導向,以綠色低碳轉型為重要抓手,強化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積極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總要求。
3)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宗良表示,金融機構應采取穩步有序的方式與相關企業合作,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布局綠色發展:一是戰略先行,夯實治理基礎;二是創新綠色金融的相關產品,比如有效的信貸、債券、碳中和債等;三是聚焦綠色投資,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四是強化環境信息的披露,根據國家和國際上的相關監管要求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構建中國銀行業相關的ESG;五是加強風險防控。
4)北京
綠色交易所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王乃祥認為,企業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在全社會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過程當中,首要面臨的挑戰是要完成企業自身及其建設運行項目的碳排放核算,并開展碳披露。王乃祥介紹,由北京
綠色交易所開發的企業碳賬戶和綠色項目庫系統能夠有效地幫助企業開展自身及相關項目的碳排放核算及監測,進行碳表現評價,完成項目入庫和投融資對接。
5)北京產權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產權機構協會會長吳汝川表示,全社會要形成綠色低碳的行動和認知,需要政府和行業從理念上、從制度上共同推動,例如把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和對管理層的考核相掛鉤。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