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的ESG回應
當然,挑戰有正面意義,能促使企業反思,尋求改善之道,以獲取社會認同。因此,面對與時漸增的ESG標準所帶來的挑戰,近年來礦業公司有不少改變。
首先,礦業公司的ESG認知大幅提升,已明確理解法規要求只是最低標準,在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趨勢下,更多項目須被納入礦業的可持續發展議程。這同時表明,更高的ESG標準會驅動礦業公司變革,以制訂新戰略、開發新技術及推出新產品來回應。
其次,對于社會要求更透明的ESG信息,礦業公司以建立清晰的ESG策略、設計可度量的ESG指標、進行ESG績效披露、提供相關驗證報告等予以回應。
譬如,畢馬威以全球52國前100大企業為樣本,針對可持續報告相關議題做調查,2022年的調查結果表明,礦業的披露態度積極,披露議題前沿,披露框架符合要求。更具體地,礦業的報告發布率高達80%,反映它為了獲得社會認同而做的努力。礦業對于生物多樣性喪失風險、氣候風險等前沿議題的披露上,態度也比其他行業積極,其比例分別達到51%和72%。在披露框架上,礦業采納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小組建議的比例,僅次于汽車行業和油氣行業,有些礦業公司甚至融入了采掘行業透明度倡議的披露要求。
再次,在氣候行動方面,不少礦業公司積極面對,現階段雖然未必能設定包括范圍3碳排放在內的長期減排目標,但至少已經設定到2025年的短期目標。理論上,煤碳行業以外的其他礦業都可通過幾層措施來達到完全脫碳,其中包括提高運營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礦地設施電氣化。實踐上,有些礦業公司已經開始行動,礦產冶煉流程使用可再生能源,礦地設施使用氫能電池,礦地搬運使用電動卡車等。相關案例不少,如必和必拓為兩處銅礦簽訂了可再生能源合同、紐蒙特黃金公司的加拿大礦廠采用全電氣化生產等。
最后,礦業相關的自律性倡議開始崛起,其中有的由礦業推出,有的由其他機構推出而與礦業合作,但無論來源,它們都以提高礦業的ESG實踐為旨,以創造更可持續的未來。
譬如,由世界黃金協會推出的負責任黃金開采原則,從平衡黃金需求和供給的視角出發,為投資人、消費者和供應鏈廠商搭建了一個框架,表明負責任采礦行為的預期。該框架納入了十項自律原則,其中有勞動權益、社區合作等四項屬于社會維度,倫理行為、供應鏈管理等三項屬于治理維度,生物多樣性約束、應對氣候變化等三項屬于環境維度。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