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是個老行業,歷史淵遠流長,出現于古代埃及人、希臘人及中國人的生活,呈現于博物館的煤雕、炭畫、金編鐘、青銅器和鐵標槍。礦業經營一般依據自然資源分成五類,分別是油氣、煤、金屬礦、非金屬礦及輔助性活動。各種礦業的工藝制程都包括勘探、開采、冶煉、加工等步驟。
金屬礦涵蓋金、銀、銅、鐵、鋁等,在
碳中和時代,它們站上了新舞臺,為
新能源技術所不可或缺:各種發電和儲電技術都要用銅,太陽能光伏板主要由鋁構成,而儲電設施必須用到石墨、鋰、鈷和鎳等多種礦物。
但礦業同時是高碳排、高環境影響行業,常被歸在高度應對氣候變化之列,而一些簡單的統計數字就足以表明礦業所面臨的環境挑戰。
首先,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依據麥肯錫公司,從礦業的范圍1及2
碳排放看,其全球
碳排放占比為4%-7%,其中來自采礦、運營及用能的碳排放占1%,煤礦的逸散性甲烷排放占3%-6%。當將范圍3碳排放納入時,礦業的全球碳排放占比躍升為28%,因為這部分是來自于主體上下游的價值鏈排放,其中除了燃煤的碳排放外,還包括鋼鐵、光伏板、鋰電池等含礦成品的碳排放。
其次,在能源消耗方面,礦業的能耗占比為全球能源總量的11%,屬于高能耗行業。
再次,在水資源方面,礦業不僅用水量大,同時也在水資源緊張地區運營。礦物的開采、除塵、設備冷確、處理及加工都需用水,礦業和工業合計的水消耗量占比更高達20%。另一方面,嘉能可、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全球最大的六家礦業公司,其70%的項目都在水資源緊張地區運營。另外,全球最主要的銅產國智利,目前其產區中的80%已掛上”水資源高度緊張”標記,而這個比例在2040年將進一步上升到100%。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