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俄烏沖突發生以來,全球能源市場遭遇猛烈沖擊,原油以及天然氣
價格大幅波動。歐洲地區更是遭遇了嚴重的能源供應危機。在此背景下,能源供應多樣化以及能源安全問題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在全球能源
綠色轉型逐步推進的大背景下,發展太陽能以及風能等
清潔能源成為越來越多國家重要的能源戰略選擇,發展
清潔能源也是增加能源供應來源以及捍衛本國能源安全、減少對外部能源進口依賴的關鍵所在。
然而,俄烏沖突的發生令部分國家意識到,當前僅依靠清潔能源難以完全彌補化石燃料短缺帶來的能源供應缺口。清潔能源自身存在的有限性難以完成穩定供應能源的任務。而這也是歐洲多國在能源危機期間重啟煤電的原因之一。
從目前的情況看,發展清潔能源仍是大勢所趨。不過,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化石能源巨頭表示出了對當前能源供應與安全的擔憂,認為需要加大對化石能源的投資,確保未來數年的能源安全。沙特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的首席執行官阿明·納賽爾日前在在沙特資本市場
論壇上表示,如果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SG)驅動的政策在實施時對傳統能源項目自動帶有偏見,由此產生的投資不足問題將對全球經濟、能源可負擔性以及能源安全都將產生嚴重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全球能源結構向清潔能源轉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風險,需要降低
碳排放。盡管歐盟在去年能源危機期間重新增加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但這并未改變歐盟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的決心。
事實上,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歐盟委員會于2019年底宣布了《歐洲綠色協議》,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
碳中和。不久之后,歐盟委員會明確了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從1990年的40%減少到55%的中期目標。為了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承諾,歐盟的“Fit for 55”(2020年減碳55%)氣候政策一攬子計劃提出了對歐洲排放交易體系(ETS)進行重大改革的建議,而這可能會大幅增加歐洲企業為溫室氣體排放支付的成本。歐盟委員會認識到,提高
碳價格將使歐洲企業在與來自不產生碳排放成本的國家的進口產品競爭時處于不利地位,因此于2021年7月14日提出了引入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計劃(也稱“碳關稅”),要求碳排放最密集的歐盟進口產品要么支付與歐盟企業相當的碳排放費用,要么支付相當于歐盟企業的碳關稅。
去年12月,歐洲理事會與歐洲議會就CBAM達成了一項臨時且附條件的協議。根據協議,CBAM將會覆蓋鋼鐵、水泥、鋁、化肥和電力。
CBAM旨在阻止碳泄漏。如果企業將碳密集型生產從歐洲轉移到不對溫室氣體排放征稅(或稅率較低)的國家,然后將產品出口到歐洲,就可能出現碳泄漏。歐洲的生產和產出將受到影響,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將受到削弱。而更高的目標是鼓勵其他國家效仿歐洲,加強本國的脫碳政策,從而使他們的商品免收CBAM費用。
該機制的制定在今年又有了新的進展。今年2月9日,歐洲議會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ENVI)投票贊成歐盟修訂后的ETS和CBAM,這意味著該法案離正式通過又進了一步。預計歐洲議會2023年第二季度將舉行全體投票。當CBAM在歐洲議會全體
會議通過以及得到歐洲理事會的批準后,就可以最終通過。
另外,在發電領域,降低碳排放也是實現全球
碳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2023年電力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將在未來3年主導全球電力供應的增長,因為它們與核電一起滿足了到2025年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絕大部分,這使得電力行業的碳排放不太可能大幅上升。該《報告》發現,在去年全球能源危機動蕩和一些地區異常天氣條件的影響下,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略微放緩至2%,預計未來3年將加速至平均3%。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是這一更快增長的推動力量,比疫情前幾年2.4%的平均增長有所提高。
“可再生能源的強勁增長,意味著其在全球發電結構中的份額預計將從2022年的29%上升到2025年的35%,而燃煤和燃氣發電的份額將下降。因此,全球發電的二氧化碳強度將在未來幾年繼續下降。不過,歐洲去年卻逆勢而上。由于干旱導致的水力發電和核電站關閉以及維護導致的核電產量急劇下降,導致煤炭和天然氣的使用增加,歐洲發電的二氧化碳強度增加。不過,這種挫折將是暫時的,因為到2025年,歐洲發電的碳排放量預計將平均每年減少約10%。”《報告》表示。
IEA指出,在極端天氣于2022年反復出現的情況下,全球電力需求和供應越來越依賴天氣。除了歐洲的干旱,印度也出現了熱浪,導致該國電力需求達到歷史最高峰值。去年12月,美國也遭遇了嚴重的冬季風暴,引發了大規模停電。而這凸顯了加快脫碳和加速部署清潔能源技術的必要性。與此同時,隨著清潔能源轉型步伐加快,由于供暖電氣化的增加,天氣事件對電力需求的影響將加劇。因此,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同時確保供應安全和網絡的彈性將是至關重要的。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