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
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我省緊跟“雙碳”目標和進程,加快建設河西走廊
清潔能源基地,優化風光電開發布局,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持續擴大光伏發電規模,大力推進風光水火儲送一體化,推進
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首批在玉門興建風力發電項目的企業——中節能風電甘肅區域公司建設之初,一年之內便完成了20萬千瓦風電項目的安裝、調試,成功并網發電?,F如今,134臺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仍在正常運行。
十年來,新能源示范項目建設全面推進,首航節能敦煌10萬千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敦煌大成5萬千瓦熔鹽線性菲涅爾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中核匯能甘肅礦區黑崖子5萬千瓦平價風電示范項目、網域大規模電池儲能電站一期瓜州240兆瓦時試驗示范項目等多個新能源示范項目成為全國首例。建成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酒泉風電基地,定西通渭百萬千瓦風電基地,金昌、涼州等一批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
十年來,我省利用得天獨厚的風能、太陽能資源推進新能源開發建設,先后有百余家發電企業在甘肅布局風光新能源產業。截至2021年底,甘肅新能源發電量突破400億千瓦時,成為電力保障一大主力,“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協調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十年來,我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迅速,開發規模大,通過建設特高壓輸電線路外送通道,可以將甘肅富余電量送到中東部地區。
十年間,我省新能源裝機從2011年底的555萬千瓦增加到3095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48.7%,已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新能源發電量由84億千瓦時增加到446億千瓦時,占全省總發電量的23%,新能源實現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6.2%,遠高于全國15.6%的平均水平。
如今,戈壁灘上的無限“風光”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綠電”,通過橫貫東西的特高壓通道,輸送到20多個省市的千家萬戶。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甘肅持續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磅礴力量,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