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運難題——大規模運輸難、儲存難
和油氣等傳統燃料易運輸、可規模儲存不同,國內氫的儲運技術的能效、安全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F階段,國內主要采用氣態高壓氫儲存和運輸方式,此外也有少量液氫儲運、吸附儲氫等方式。
綜合來看,壓縮氣態儲氫技術成熟,優點是充放氫速度可調,但存在儲氫密度低,容器耐壓要求高等缺點。目前,雖然技術發展成熟廣泛應用于車用氫能領域,但在國內關鍵零部件仍然要依賴進口,儲氫密度也比國外低。
低溫液態儲氫具有體基礎性密度高、液態氫純度高等優點。但氫氣液化過程中需要消耗很高的能量,對儲氫容器的絕熱性要求很高,導致設備材料成本高昂。
此外,液氨甲醇儲氫存在操作技術復雜,氣體充放效率相對較低。有機材料、金屬合金等固態儲氫,雖然有安全性能高,儲存壓力低,運輸方便等優點,但也存在著儲存物
價格高昂,儲存釋放條件苛刻的問題。這種儲氫方式大多還處于研發階段,而且國內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著較大差距,距商業化大規模使用尚有很大差距。
結語
工業化讓化石燃料成為全世界應用最廣的能源,也給世界帶來了污染問題和氣候問題。因為使用化石能源地球氣候溫度已經上升1℃左右,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感受到了氣候變暖的影響,如果繼續放任氣候問題發展,全球將會有更多人口面臨炎熱和洪水等極端氣候災害的危害。
解鈴還須系鈴人,工業化造成的溫升還需要工業領域的低碳化來解決。目前,日本、韓國、歐美等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不同程度地將氫能作為能源創新的重要方向。在我國實現碳中和過程中,尤其是工業領域,氫能更是深度減排的“攻堅利器”。工業領域減排是減排的硬骨頭,工業領域應用氫能減排短期內更是面臨著經濟性的挑戰,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升級和規模化帶來的成本下降,未來依然可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