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政策支持,汽車排放“總量低碳化”成大勢所趨
“總量低碳化”是大勢所趨
近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再次呼吁:“我們要追求總量低碳化,優化車隊結構、優化車輛使用,促進汽車產業總量的
節能減排,而不是一味發展新能源汽車。”
付于武提出的“總量低碳化”雖然被廣泛傳播,但并不是新提法。因為無論是在相關文件中,還是各家媒體報道中,作為“兩兄弟”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是同時露面,并且“節能”始終排在“新能源汽車”前列。但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被業界真正地廣泛認同似乎是最近一段時間的事。
其實,付于武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告誡說:“對傳統內燃機節能發展的重視,要大于對新能源和智能化的重視。”他還指出:“我對目前出現的新能源熱、智能化熱有很大擔憂。過去幾十年,中國汽車產業永恒的主題是升級,不斷提高內燃機的燃燒效率,不斷提高傳動系統的傳動效率,不斷降低風阻,提高電子電器水平。但是,最近四五年來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到處都是新能源、智能網聯的論壇,到處都搞智能網聯示范區。還有人提出了禁售燃油車,請問燃油車發動機功能升級就到此為止了嗎?我覺得對未來技術發展趨勢一定不要誤判在技術變革、產業變革的今天,我們特別要強調轉型和升級的關系。在轉型中升級,在升級中轉型,不能有所偏頗。”
政策鼓勵節能汽車發展。7月9日,工信部發布《“雙積分”修正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墩髑笠庖姼濉饭膭畎l展節能汽車的傾向性非常明顯,政策擴大了傳統乘用車的范圍,將能夠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車納入傳統乘用車范疇。表明業界對真正節能減排車型的呼聲越來越高,引起了有關部門的充分重視,所以《征求意見稿》體現出鼓勵研發節能車型的傾向。政策鼓勵下,未來車企將加大節能車型的研發投放力度。
當下,純電動車安全事故頻發,凸顯技術有待完善,加之失去“零排放”的支撐,行業內的電動車熱正在迅速降溫,同時大家逐漸認識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應當協同發展。從當前來看,純電動車的銷量增速明顯放緩,而48V輕混系統、混合動力、甲醇汽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節能型汽車、替代燃料汽車開始爭奪純電動汽車市場。
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專家在“零排放”前面加上“行駛過程中”作為限定詞,看似只是做了小小的修改,但在新能源調整的重要時期,這背后意味著以純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或將迎來巨大且深刻的變化。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