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驅動提升綠色競爭力
關于海外市場對產品碳足跡的要求,光伏企業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在光伏組件招投標方面,法國和韓國均按照自己的標準對進口光伏組件產品碳足跡進行核算。但按照這些標準核算,中國產品不占優勢,導致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王宏濤說。
這一情況增加了我國建立產品碳足跡標準的迫切性。同時,商務部外貿司近日就《光伏組件出口產品低碳評價要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國內機構將對出口光伏組件的低碳評價標準開展國際對標。
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相似壓力。王宏濤稱,《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的施行對電池產業鏈影響較大。按照計劃,從2025年2月起,企業向歐盟出口動力電池,必須提供碳足跡聲明,而隨著時間推移,歐盟還將對動力電池產品按碳足跡進行等級和閾值劃分,沒有達到要求的產品將不能進入歐盟市場。2023年法國出臺了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新規,相關車型如果按照法國的環境評分標準沒有達到60分,則不能獲得消費補貼,環境評分的依據是車輛碳足跡。
此外,王宏濤表示,歐盟、英國分別提出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美國正在醞釀中的《清潔競爭法案》,都將對相關大宗基礎原材料及制品的供應鏈產生影響,促使行業減碳。
出口導向型行業,以及光伏、新能源汽車等具有綠色屬性的行業,將面臨更強的碳足跡核算與認證驅動力。對此,謝安認為,企業在選擇核算產品碳足跡的參考標準時,應首先明確其核算目的,如遵循歐盟等地區的政策監管要求,滿足客戶需求,或是企業自身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等,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適用標準。此外,企業還應密切關注相關標準的最新動態和修訂情況,以便及時跟進并適應變化,確保其碳足跡核算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公布的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名單,主要包括光伏產品、鋰電池、鋼鐵、水泥、電解鋁、紡織品、電子電器等。試點區域則突出集群特色,如寧德、常州等鋰電池產業聚集地,鹽城、合肥、成都等光伏產業聚集地。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綠色低碳業務運營總監呂順茂表示,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與認證工作的驅動力,一方面來自政策法規推動,以及市場準入要求,另一方面來自行業企業自身發展趨勢影響。未來,行業主管部門還將探索開展重點行業和細分領域的產品碳足跡分級評定和管理工作。鼓勵企業參照相關標準和要求開展自身和供應鏈碳足跡評價,推動企業挖掘減碳潛力、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產品低碳競爭力。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