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報》報道,谷歌為了支持其新的人工智能產品,越來越依賴于能源消耗巨大的數據中心,這使得該科技巨頭減少氣候足跡的目標面臨風險。
谷歌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中,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了48%。谷歌表示,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和供應鏈排放是增長的主要原因。在其年度環境報告中,谷歌還透露,2023年的排放量比上一年增長了13%,達到了14.3百萬公噸。
谷歌是一家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巨大的公司,它表示到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并不容易”。谷歌稱,實現這一目標存在 “重大不確定性”,其中包括 “人工智能未來環境影響的不確定性,這是復雜且難以預測的”。
數據顯示,谷歌的排放量自2019年以來增長了近50%,這也是谷歌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基準年份,該目標要求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與其去除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國際能源署估計,數據中心的總用電量從2022年水平將在2026年翻倍,達到1000太瓦時(TWh),相當于日本的電力需求水平。根據研究公司 SemiAnalysis 的計算,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導致數據中心占全球能源生成的4.5%。
數據中心在培訓和運行人工智能模型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谷歌的 Gemini 和 OpenAI 的 GPT-4,這些模型驅動了 ChatGPT 聊天機器人。微軟今年承認,與其數據中心相關的能源使用正威脅著該公司到2030年實現碳負值的 “登月計劃” 目標。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在今年5月承認,“月亮已經改變”,這是由于該公司的人工智能戰略。
大型科技公司已成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購買者,以實現其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的目標。然而,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的承諾現在與大力投資需要大量能源來訓練和部署在數據中心中的人工智能產品的承諾相沖突,此外,與制造和運輸用于此過程的計算機服務器和芯片相關的碳排放也是一個環境問題。水資源的使用是人工智能繁榮的另一個環境因素,一項研究估計,到2027年,人工智能可能占用高達66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接近英格蘭年度用水量的三分之二。
劃重點:
- 谷歌過去五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了48%,主要原因是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和供應鏈排放。
- 谷歌的 “雄心勃勃” 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但由于人工智能的未來環境影響不確定,實現目標面臨重大挑戰。
- 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以及制造和運輸相關設備的碳排放等因素使大型科技公司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之間面臨沖突。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