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開展產品碳足跡管理會更加困難。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危平:由于資金壓力和技術能力等原因,中小企業開展產品碳足跡管理的動力不是很足。我認為有兩個模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是銀企合作模式。2022年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首次明確提出了金融機構要實現運營和資產組合碳中和的目標。投融資碳強度的核算是銀行綠色金融考核評價中的重要內容。因此,銀行金融機構對企業客戶的
碳盤查有明確的合規需求。而中小企業因為成本和技術難度的考慮,碳足跡管理的參與動力普遍不足。在一定財政補貼的基礎上,推動銀企合作模式,由銀行來指導,協助中小企業的碳足跡管理,這是一個雙方互惠互利的事情。
二是產業園區牽頭模式。各地的高新技術或創新創業產業園區是中小企業的重要載體,對園區內的企業情況比較熟悉。由產業園區牽頭進行本園區企業的碳足跡管理的培訓、指導、開發等,比較容易組織執行,也能夠較精準地定位本園區特定行業企業的需求,而且能推動綠色園區的建設。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