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阿里云周文聞博士:未來要布局更智能專業的碳足跡計算技術平臺

      文章來源:財聯社研究員董巍記者郭2023-10-19 11:59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已成為各國亟需采取行動的當務之急。“雙碳目標”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進行一場深刻的能源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變革。一方面,中國需要大力推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這將對傳統的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高耗能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產生重大沖擊。另一方面,"雙碳"目標的實現也將為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例如,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綠色金融、綠色建筑等領域也將得到長足發展。
       
        財聯社政經研究院打造“碳訪錄”欄目,邀請來自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的專家,深入分析雙碳目標下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技術創新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問題,分享各行各業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新動態、先進理念和實踐成果。
       
        企業作為重要的經濟主體,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通過制定綠色發展戰略、綠色供應鏈管理、開展節能減排項目等措施,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剛剛結束的杭州第 19 屆亞運會是首屆碳中和亞運會,阿里巴巴所參與的云上亞運村低碳賬戶是杭州亞運會在綠色低碳方面的一個創新實踐。低碳賬戶是如何運行的?未來如何推廣?數字技術在碳中和領域的作用和價值如何?財聯社帶著上述問題專訪了阿里云能耗云總經理周文聞先生。
       
        財聯社:據你觀察,本屆亞運會在踐行低碳方面有哪些亮點? 此次亞運會探索的綠色低碳方法,是否適用于城市未來的建設推廣?
       
        周文聞:從整體規劃上來講,我們將包括杭州亞運會在內的大型賽事的碳中和分為“辦賽”、“觀賽”和“參賽”三個部分。其中辦賽層面是指場館的碳中和,從基礎設施和能源供應的角度讓活動更加綠色;觀賽層面的主體是觀眾,需要號召觀眾盡量自帶水瓶,減少塑料水瓶等一次性產品使用,以及盡量使用電子票等;參賽層面的目標群體主要是運動員、技術官員以及媒體等,這方面的碳中和是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正常來講,運動員要在亞運村生活1-2周時間,在這過程中一定有機會去培養低碳意識、踐行低碳行為、傳遞低碳理念、普及低碳生活
       
        杭州亞組委、杭州亞運村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推出“云上亞運村”項目,其中包含了“低碳賬戶”板塊,集成多種低碳行為獎勵:在園區內選擇綠色出行、參與光盤行動和無塑購物,隨手拍了解碳足跡等,在此過程中獲得的低碳積分可以用來兌換采用可循環材料制作的周邊產品,例如雙肩包、防曬服等。用綠色的產品獎勵綠色的行為是一種很好的鼓勵,我們希望參與者可以將行動轉化為實際的成果。自9月12日預上線以來,云上亞運村低碳賬戶注冊新用戶累計1.5萬余人,累計活動參與超過64萬人次,累積減碳量超過15噸。通過阿里云能耗寶AI識別物品碳足跡次數超過7.6萬次,平均每天活躍的用戶數超過4000人,平均每天低碳活動參與人次2.6萬人次。其中,光盤行動、無塑購物、綠色騎行、空瓶回收等減碳行為累計超過16萬次,書寫了綠色亞運參賽側的故事。在獎品兌換點,參與低碳活動兌換獎品的運動員會排很長的隊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運動員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如每天早上都會把垃圾帶出來分類投放,每次就餐都會勤拿少取以完成光盤行動等。我們鼓勵大家參與綠色低碳行動,并且希望運動員把綠色低碳概念和生活方式帶回自己的國家/地區。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球共同參與,來應對氣候挑戰的影響,共建綠色地球。
       
        下一步我們還會在此基礎上把參賽這部分的經驗進行拓展,進而形成一套標準,在未來的亞運會、奧運會以及其他國際體育賽事上做同樣的推廣。低碳社區未來可能不僅是一個賬戶,例如在工業園區或是商業園區中建立低碳理念,從個人低碳行為到企業碳盤查,形成整體的項目方案,將亞運成功的經驗推廣出去。
       
        數字技術將作為基礎設施來承擔能源消費終端高頻的能源交換以及交易結算
       
        財聯社:數字技術對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今年以來,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迅速,你認為數字技術在碳中和領域有哪些作用?
       
        周文聞:未來涉及出口業務的企業將面臨碳關稅問題,他們將產生很多測算碳排放的需求,因此需要將數字技術平臺改造得更加普適、易用。當未來碳足跡的計算需求快速擴大,傳統的人工收資核算方式無法滿足業務快速擴展及人力彈性需求,且成本較高 ,這既不科學也不人性化。未來碳足跡計算業務將會面臨指數級增長,在此之前一定要做好技術儲備,通過在線收資、在線建模、在線計算和在線認證等數字技術將彈性工作能力發揮出來,能夠適應并滿足業務量驟增驟降的場景。
       
        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行業目前仍沒有接觸到,例如機械裝備、清潔能源領域的碳足跡計算方法,需要行業專家共同合作開發。我國高鐵及清潔能源產業都涉及出口業務,因此未來一定也會有大量的碳足跡計算需求。因此要把產品和平臺做得更加輕量化,增強專業性,進一步提高性價比,才能應對碳關稅所帶來的挑戰,因此未來要布局更加專業的碳足跡計算技術平臺。
       
        財聯社:電力系統數字化轉型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未來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周文聞:站在整個能源產業鏈的角度,從能源的供給到輸變配電,最后到能源的消費,都有發展數字技術的機會。例如在能源的供給側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其中在對設備的管理運維等環節都需要大量運用數字技術。在中間的輸、變、配電側,電網公司都在積極研究新型電力系統。在能源消費側發展虛擬電廠系統,通過需求側響應和負荷調節使供給側無法調節的部分,通過消費側來實現,例如電動汽車反向充電技術等,這些都需要數字技術作為支撐。
       
        我個人更加看好能源消費側發展,因為目前供給側發展較為成熟,中間的輸變配電側主要是電網公司牽頭建設,但能源消費側的需求則是種類繁多。隨著電動汽車和分布式光伏的普及,能源交換的需求逐漸增多,并且隨著電力市場逐漸放開,后續可能會新增更多的交易需求。未來需求側可能在能源消費終端不停的實現能源的交換以及交易的結算,過去能源的流動是單向的,未來能源的流動會逐漸發展成為多向流動,因此一定會采用數字技術作為基礎設施來承擔能源的交換和交易的結算。
       
        在CCER市場中,互聯網企業的定位是通過自己的平臺和技術幫助具有減排資源的企業更加容易和透明的開發CCER,是平臺方的角色
       
        財聯社:近期生態環境部表態,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相關表述已從此前的“盡快重啟”,明確為“爭取年內重啟”,倒計時再度提速。據你觀察,如何看待互聯網企業 CCER 價值和市場空間? 阿里巴巴在 CCER 方面有哪些嘗試?
       
        周文聞:在CCER市場中,互聯網企業的定位是通過自己的平臺和技術幫助具有減排資源的企業更加容易和透明的開發CCER。因此,互聯網企業不會成為資產的所有者,而是要成為幫助其他企業開發資產的平臺方。
       
        作為平臺方我們具有一些優勢,例如新科迪是我們在廣東的客戶,公司從事填埋氣發電業務,通過垃圾回收、填埋并產生沼氣,進而通過沼氣發電。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數據平臺,將生產過程中的原始數據沉淀給客戶,當企業在申報材料時,不需要讓專家線下逐步審核,因為已經自動形成了數據檔案。此外,林業碳匯開發的痛點是要對林業的質量進行評估,采用人工評估法成本高并且過程繁瑣。因此通常需要遙感技術和AI結合來識別林業碳匯的質量,在開發之前就可以計算其真實的價值。
       
        財聯社:對于未來高碳行業的綠色轉型,你有哪些建議?
       
        周文聞:我國過去的能源結構還是以火電為主,能源轉型的本質是工業生產要與化石能源脫鉤。如果短期內工業用電難以達到綠色轉型,就需要借助各種節能減排技術。以制造業工廠為例,制造業工廠主要的排放來自于范圍二:電力的使用。通常節能方法可以分為設備節能、工藝節能和管理節能。通過AI算法做到精細化管理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只能達到管理節能的目標,設備節能和工藝節能并不能通過平臺技術來實現。工藝技能需要行業本身的龍頭企業通過調節工藝參數和技術指標來實現自身的技術升級,因此工藝節能是高碳行業自身轉型的重點。
       
        另外,設備節能需要依靠電子元器件的發展,以及功率器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提升。因此設備節能需要隨著設備供應商的技術發展逐步完成。但如果未來高排放行業采用的能源可以由清潔能源替代,綠色轉型的重點就不需要完全放在節能減碳的方向上。
       
        財聯社:對于未來碳中和領域的發展趨勢,你有哪些預測和期待? 阿里云將如何布局未來的產品和技術研發,以適應這些趨勢?
       
        周文聞:首要任務是基于現在的能耗寶平臺,將服務對象和產品質量等進行規?;?,近期我們會參與國際同行的比較工作,找出自身的差距,逐步體現出產品的能力和價值。
       
        第二,我們會更加重視C端低碳意識的普及,碳中和的真正落地只靠國家政策是難以達到的,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如果沒有辦法市場化只靠政策一定是無法持續的。在這其中,C端消費者是否愿意為綠色溢價買單是非常關鍵的,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一款產品的碳足跡比同類產品低,但價格也會有所提高,這就需要消費者愿意為綠色低碳所產生的溢價買單,進而促進企業改進生產工藝,為低碳轉型提供動力。因此,一方面要保證B端產品的領先型,另一方面希望能夠通過C端的平臺產品通過亞運會這樣的項目影響C端消費者,也要為綠色低碳發展付出自己的努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