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能被記錄嗎?什么是
碳足跡?怎么計算
碳足跡......”雙碳熱度逐漸升高,人們對它的興趣也愈發濃厚。概括來說,引發關注的“碳”主要分為兩塊,一塊是“算”,一塊是“減”,碳足跡正是“算”的基礎,“算”清楚了才能“減”明白。
把碳足跡核算清楚,一方面是國內
綠色發展的需求。根據碳阻跡和灼識咨詢共同發布的《中國
碳管理市場規模預測》,中國
碳管理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1099億元,2030年將達到4504億元,2060年將達到43286億元。
另一方面,相關政策的出臺也在推動國內外碳足跡核算的明確化。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歐盟電池法規就規定,從2024年7月起,只有已建立碳足跡聲明的可充電工業和電動汽車電池才能進入歐盟市場。不只是電池行業,韓國、法國、意大利、瑞典等國家都對光伏產品的碳足跡提出要求,比如法國能源監管委員會針對100KWp以上的光伏項目產品進入法國市場招標時按照碳足跡值分為不同等級,投標對應不同打分,主要受控于上游硅片碳足跡貢獻。
碳排放值越低(一般要求二氧化碳排小于550kg/kW),產品中標的可能性越高。
“碳壁壘”正在成為國際貿易中的新技術壁壘,對此,我國也在積極推進碳足跡的認證。今年全國兩會上,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都曾提交關于
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碳足跡核算的兩份建議、提案。8月25日,我國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跡”評價標準并開展認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