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大量
碳資產開發項目陸續上馬。作為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電網企業如何對
碳資產開發進行管理是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對電網企業碳資產開發管理進行“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分析,提出企業碳資產開發項目管理框架。
碳資產開發管理“SWOT”分析
1.S優勢
首先,國家對電網企業碳資產開發在政策和體制上的支持力度較大,在碳資產開發項目審批流程上也相對便捷。其次,電力行業是我國主要的能源行業和我國碳資產交易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行業,電網企業擁有豐富的項目資源,可以產生大量的碳資產用于國內
碳市場交易。進行碳資產開發管理,分析各種減排技術之間的成本比價關系,能夠使減排技術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通過市場交易,可以使減排的邊際成本趨向一致,從而減少整體減排成本。最后,電網企業在過去的清潔發展機制市場已形成了成熟的減排管理體系,并擁有從事減排管理的專業團隊。因此,電網企業在應對國內
碳市場政策和機制變化方面具有先發優勢,能夠更好地配合國家發展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2.W劣勢
隨著全國碳市場啟動運行,電網企業作為重點控排企業將面臨不斷增長的碳管控壓力?,F階段,國家為提高企業的市場參與度,對未完成減排任務的企業懲罰力度較輕。一些發電企業利用碳資產
價格的波動,在市場上低價買入碳排放配額完成減排任務,行業整體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3.O機會
全國碳市場給電網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國家對電力控排企業硬性的碳排放配額指標,給電網企業提供了優化自身管理體系、提升資產管理效率的契機。新建立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也為企業開拓了資產運營的新領域。
第一,對企業進行碳資產開發管理,能夠深入了解企業減排情況、識別潛在的碳資產,同時為應對市場政策和機制變化做好準備,切實提高企業減排能力。
第二,碳資產的開發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電網企業未來的發展將與企業的碳排放配額息息相關。率先進行碳資產開發,有利于電網企業超越其他傳統企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第三,電網企業對碳資產的開發,是推動企業由規模型向效益型、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由高排放型向環保型轉變的重要力量。企業通過對碳資產開發的管理,能夠加快減排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同時形成高效的管理方法,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第四,碳資產開發是電網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現實需求。隨著全球
低碳經濟的發展,電網企業將承擔更多的減排任務。將碳資產開發的理念納入企業管理中,是企業積極投身減排事業的體現。
4.T威脅
我國的碳排放仍處于增長期,電網企業作為重點控排企業將面臨不斷增長的碳管控壓力,雖然企業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單位產值的碳排放量下降,但總體的減排量較少,距離國家規定的減排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此外,全國碳市場建立的碳定價機制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企業同時面臨轉型與碳約束雙重壓力,對企業管理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遠來看,國家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將逐年降低,根據市場規律,其價格也會隨之上漲,企業將需要更主動地進行
節能減排行動,否則將無法完成減排任務。如果企業未能完成減排任務,將不可避免地需要額外支付高額成本用于購買配額。此外,即使企業積極進行減排行動,如果沒有實施穩健的碳資產交易策略,同樣會面臨著
碳交易的價格風險和市場風險,容易造成碳資產的流失。
碳資產開發項目管理框架
碳資產開發項目與傳統無形資產的開發項目流程類似,整個項目可按照工作內容分為三個階段:計劃階段、實施階段以及監測階段。電網企業碳資產開發管理也圍繞著這三階段展開。
1.計劃階段管理
在計劃階段,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確定碳資產開發管理的目標。一般來說,目標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滿足碳排放權交易工作的合規要求、切實提高企業自身減排能力、提升企業創收能力。
為了達到碳資產開發管理的目標,企業在計劃階段就要選擇合理的
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方法學?,F有
CCER方法學中與電網企業相關的大致可分為電源建設類、電網建設類、設備改造及氣體回收類和需求側能效提升類,每個類別所包含的內容如下表所示。
2.實施階段管理
實施階段的管理主要圍繞資源配置、成本控制和質量控制這三要素展開。
在項目管理中涉及的資源一般有人員、設備、資金、設施和材料五大類,有效的資源配置對項目實施至關重要,因此必須采取一定的方法對企業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進行資源配置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將資源的優化配置放在戰略的高度;第二,努力做好項目計劃編制任務;第三,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輔助項目實施;第四,在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項目現實狀況的動態特點。
成本控制就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計算各項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并對影響成本的各項因素進行規劃、調節,最終將總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其主要內容可分為成本計劃和成本監督兩方面。成本計劃就是按照項目設計方案對項目成本進行預算,然后將成本目標進行分解,最后細分到各個項目活動中,明確各項費用的具體限額;成本監督就是對項目成本的各項費用進行審核,檢查已經支付的款項是否確實已經完成,確保沒有漏洞發生,對于款項的支付問題進行監督,確保支付和收款工作能夠按時按量完成。
質量控制主要有三種類型: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一種預防性的質量控制措施,包括對項目參與人員、文件材料、工程設備、項目活動和項目建設環境的審查。事中控制是指在項目進行中對項目質量發生的某些狀況進行分析,妥善處理質量問題并及時對質量情況進行監控和整理,包括項目實施階段進行質量控制的標準、活動工序的質量控制、質量控制點的設置、項目實施過程的質量檢查及問題處理。事后控制是指在項目結束之后所進行的相關質量檢驗,包括對項目實施階段工程質量的驗收、質量檢測報告及相關文件的驗收等。
3.監測階段管理
企業內部任命一位項目總負責人。員工收集監測計劃要求的信息和數據后進行存檔,并按月報送項目經理。項目經理負責執行監測計劃,并向總負責人匯報。項目監測組織結構如圖所示。
其中,項目總負責人需要對項目經理提交的監測事項、數據計算和報告等進行確認。項目經理主要負責日常運行檢查以及突發情況的報告和應急處置,并每月向總負責人匯報項目進
行情況和監測數據。設備監督員負責對監測設備進行維護和校準。數據記錄員負責監控儀表,按照規定的頻率讀取記錄所需數據,并報告至數據審核員。數據審核員負責審定與核證數據,如發現問題,應報告給項目經理。數據保管員負責將記錄的監測數據保存至數據管理系統歸檔存放。
綜上,電網企業在我國碳市場建設和運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承擔著艱巨的責任和義務。由于國內相關研究較少,電力企業在減排實踐中忽略了碳資產的開發管理,喪失了大量碳資產。對電網企業碳資產開發管理進行分析,明確了其必要性與可行性。梳理碳資產開發項目流程,提出電網企業碳資產開發項目管理框架,能為未來電網企業碳資產開發項目提供參考。
(作者潘柏崇、朱文衛、許成昊單位為廣東電網公司電網規劃研究中心,張君宇、龍彥良單位為東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