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碳資產價值實現機制若干措施(試行)》,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戰略實施,進一步深化碳資產價值實現機制改革。
夯實
碳排放管理基礎。建立存證報告制度,自2022年起,對發電、鋼鐵、石化、化工、建材、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實行月度
碳排放臺賬信息化存證和年度碳排放核算報告制度。根據
碳減排工作任務需要,逐步向其他行業延伸。統籌碳排放和排污許可管理,將發電、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信息登入企業排污許可證,實行年度動態更新。2022年制定并發布鋼鐵行業碳排放基準值,2023年制定并發布水泥、玻璃、石化、化工等行業碳排放基準值,形成較為科學完善的碳排放基準值體系。以企業年度碳排放量為基礎,按照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1.3至2.6萬噸(不含)、1.3萬噸(不含)以下的標準,將碳排放企業劃分為重點、一般和其他三類,建立重點和一般碳排放企業動態管理名錄。
加強降碳產品開發和價值轉化。加快拓展降碳產品開發領域,從林業、濕地等生態固碳領域逐步向超低能耗建筑、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領域延伸。創新開發模式,鼓勵生態修復治理與降碳產品開發有機融合,支持在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山”基地等因地制宜開發降碳產品;建立降碳產品供需雙方聯合開發、互惠互利的精準對接機制,打造一批
綠色低碳發展和降碳產品價值實現
試點示范。實行碳排放抵銷,根據碳排放單位年度核查碳排放量和行業碳排放基準值,對排放企業超行業碳排放基準值排放量部分按10%的比例購買降碳產品抵銷碳排放,重點行業新改擴建項目按批復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碳排放總量的1%購買降碳產品。
推動碳減排量資產化。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的碳減排項目開發機制,推進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改造和環??冃揂,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工藝、裝備創新與推廣應用,推動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項目建設,鼓勵企業主動開發碳減排項目。建立健全碳減排量化核算體系,在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碳減排量評估,對企業低于年度基準排放部分碳排放量,以及實施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改造和環??冃揂等產生的碳減排量進行核定,并在全省碳排放綜合管理
平臺建立碳減排項目數據庫進行登記。探索資產化實現路徑,研究制定碳減排資產認定、登記和管理規范,建立以減排量為基礎的碳資產量化標準,引進權威第三方機構,采用國際通用的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碳減排量開展資產化認定。支持金融機構探索開展以碳減排資產為抵質押標的物的金融業務,推動企業碳減排資產價值實現。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化信貸審批流程,建立“綠色通道”,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保障碳減排、降碳產品開發和價值轉化企業信貸需求,給予優惠利率支持。創新金融服務產品,推動建立基于重點行業碳排放的河北碳指數,推進碳減排資產與降碳產品證券化。鼓勵設立低碳轉型基金、降碳產品開發基金等,支持發行綠色企業債券、綠色中期票據、綠色短期融資券等,探索創新
碳期貨、碳期權、碳
托管、碳回購等金融衍生品,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開展綠色保險創新,開發生態系統
碳匯保險等保險形式。
完善保障機制。提升監管水平,探索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健全完善省碳排放綜合監管平臺。以碳減排資產和降碳產品管理為核心,構建碳賬戶管理體系,提升支撐能力和水平。企業依法依規披露碳排放核算依據、年度碳排放量、購買降碳產品中和碳排放等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實施綠色低碳產品標識認定,積極探索與國際互認,應對國際碳邊境調節機制。將支持碳減排、降碳產品開發轉化情況納入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內容,建立相應考核機制。(記者馬朝麗)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