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背后的底層邏輯是對企業碳排放管控?
黃立沖:這是對合規市場的理解,但還有自愿市場。我們將政府所參與制定和限制排放的碳交易市場稱為合規市場,由政府強制對每家企業允許每年排放多少噸碳制定數額,超過這一數字將征收很重的碳稅。有些企業為了免交碳稅,必須向減排做得比較好或有多余配額的企業購買,例如,60塊錢就是這個配額的價值。這是交易的邏輯。
為什么特斯拉的碳稅交易會成為它的主要利潤來源,因為特斯拉的車不產生碳,在碳的計算上可以省掉很多碳權,這些碳權就可以用于出售給燃料動力車廠商。
自愿市場更像我說的現在新一代年輕人和西方的主流社會形成一種他們自愿遵守的核心價值觀(像我女兒那樣的),作為企業就算沒有政府制定限額,也照樣面臨投資者、消費者和其他相關利益者的壓力,這些壓力也同樣影響企業生存環境,例如比特幣的挖礦運營商因為浪費大量能源,受于社會壓力為維護他們作為負責任企業的人設,他們會自愿在自愿市場大量買入
碳信用對他們用電所制造的碳排放進行中和。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