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助力產業和能源碳中和
雖然數字技術行業自身的能耗和排放在增長,但是數字技術也是
節能減排的重要工具,也可以說產業數字化轉型與產業低碳轉型是相輔相成的“孿生兄弟”。數字化技術在實體產業中的應用,如通過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手段,不僅能夠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還能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優化資源配置來實現
節能減排,對于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麥肯錫根據相關企業數據研究發現,2020年實施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勞動生產效率提高了 20%~50%,水、電、燃氣消耗量減少了約20%。7
在能源領域,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需要依托數字化技術支撐源、網、荷、儲互動,實現電力安全供應、
綠色消費、經濟高效的多維度目標。舉例來說,數字技術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助力電力系統低碳轉型。
第一,靈活供電。數字技術可以使現有的火電廠更靈活地運行,減少污染和排放。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應用,火電廠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改變其運行狀態——離線、在線、最小負荷或滿負荷等,以適應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
第二,優化風光。通過開發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廠的數字孿生
平臺,模擬真實的運行條件和發現異常,并基于
人工智能的模型提供準確的天氣預報,以優化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輸出。
第三,智能電網。隨著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的增加,電網的穩定性可能會受到影響,數字技術可以集成間歇性的太陽能和風能。數字技術應用有助于減少線路損耗和運營成本,并使電網更具韌性,以應對自然災害等外部風險。
第四,需求響應。數字技術可以支持需求側響應和虛擬電廠運行,企業可以在電力更充足、更實惠、更清潔的時候調整電力需求。隨著能源管理技術的發展,先進的數據中心已經具備高度靈活的自適應能耗調整能力,可以作為需求側可控負荷與電力系統協同運行,通過直接負荷控制、蓄冷空調參與電力需求響應,并動態調整數據中心的用電與可再生能源發電高峰時段相匹配。
第五,電力交易。隨著電力市場的發展,供應側和需求側的參與者數量以及交易頻率將顯著增長。因此,海量實時數據的處理可依靠數字平臺來預測用戶需求、電網負荷和每種電源的發電量,從而制定適當的交易策略,優化多樣化能源的電力供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