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
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按照江西省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開展碳達峰
試點園區建設工作。2022年,江西省雙碳辦下發《關于組織開展首批碳達峰
試點建設的通知》,組織開展首批碳達峰試點建設工作,高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功入選宜春市唯一一個省首批碳達峰試點園區。為進一步落實省碳達峰試點建設相關要求,高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起草《江西高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碳達峰試點建設實施方案》并獲省發改委評審通過。該方案圍繞“降碳增效、品質品牌”發展戰略,以加快推進高新園區
綠色低碳發展、控制溫室氣體為目標,積極探索工業園區以
低碳經濟為發展方向,助力推動產業加快向
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升級,走出一條符合高新園區低碳發展之路,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工業園區碳達峰試點。
二、政策依據
1.《關于財政支持2022年碳達峰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
2.《關于組織開展首批碳達峰試點建設的通知》
三、起草思路
1.深刻把握試點要求推進總體建設。本《方案》綜合我市高新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自然資源稟賦,針對能源消費結構偏“煤”、傳統高能耗行業占比大、
新能源發展水平較低、綠色低碳新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等問題。依托省級碳達峰試點建設,以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傳統建陶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綠色低碳新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等方面作為重點路徑,為高安市、江西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工業園區碳達峰工作貢獻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徑經驗。
2.突出園區特色優勢明確發展重點?;?ldquo;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及“規模以上單位工作增加值綜合能耗”在十四五、十五五的目標任務,本方案梳理提出推動園區碳達峰試點的“6+4+5”實施路徑模式,即推進建陶產業綠色發展、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提升能源清潔化利用效率、發展循環經濟、提升基礎設施綠色低碳水平、提升減污降碳協同能力六項重點任務,依托重點工程、科技創新、政策創新、全民行動四項基本支撐,開展實施組織領導、稅收優惠政策、資金支持、監督考核、宣傳引導五項保障措施,著力打造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示范工業園區。
3.堅持試點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能。建立健全碳達峰政策體系,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全面支撐碳達峰目標的實現。高新園區根據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需求和企業成長需要,不斷完善投融資
平臺和加快推進創新創業
平臺以及項目承載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政策創新,持續優化高新園區營商環境。同時,充分結合試點改革創新點,如培育壯大綠色光源產業、積極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建設、云平臺接入挖掘
碳減排空間、優化項目審批制度創新“四通三零”模式等,發揮對全局性碳達峰實踐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
四、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主要包括10個章節,分為:
1.建設基礎:包括園區基本概況、能源消費和生產情況、綠色低碳發展情況、“雙碳”工作基礎4個方面內容。
2.
碳排放趨勢預測:包括
碳排放現狀、碳排放預測趨勢、減排難點與潛力分析、碳達峰實施路徑4個方面內容。
3.試點改革創新價值:包括高新園區碳達峰試點工作特色優勢、高新園區碳達峰試點工作定位、高新園區碳達峰試點改革創新點3個方面內容。
4.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包括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具體指標3個方面內容。
5.重點任務:包括推進建筑陶瓷產業綠色發展、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加快提升能源清潔化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升基礎設施綠色低碳水平、提升減污降碳協同能力6個方面內容。
6.重點工程:主要列舉涉及推動管理與服務數字化和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等12個重點項目。
7.科技創新:包括推進創新載體建設、加強綠色低碳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3個方面內容。
8.政策創新:包括加大財稅、投資、
價格、金融等政策管理、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加強可再生能源發展機制探索3個方面內容。
9.全民行動:包括倡導
低碳生活方式、加強企業碳排放核算與信息披露、強化領導干部培訓3個方面內容。
10.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強化資金支持、嚴格監督考核、加強宣傳引導5個方面內容。
五、關鍵詞解讀
1.能耗強度:能耗強度是指單位產出(如國內生產總值)所需的能源量,用來衡量國家或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能源的利用效率。通常,能耗強度越低,表示單位產出所需的能源越少,說明該地區在經濟發展中更加節約能源。
2.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是指單位產出(如國內生產總值)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來衡量國家或地區碳排放量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的重要指標,通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可以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
3.生物燃料: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
4.“源網荷儲”一體化:指在電力系統中將電源、電網、電荷和電能儲存等多個組件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協同工作的系統。這種方式旨在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可靠性和可持續性,以更好地適應新能源、智能電網和
清潔能源發展的需求。
5.能源梯次利用:是指按照能源的品位逐級加以利用。高、中溫蒸汽先用來發電或用于生產工藝,低溫余熱則用來供熱或制取熱水。這種利用方式可以提高整個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
6.碳普惠機制:是指通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對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的節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記錄,并通過交易變現、政策支持、商場獎勵等消納渠道等正向引導實現其價值。以市場化方式帶動全社會參與減污降碳,全方位助力綠色消費,是一種創新性自愿減排機制。
(解讀人:盧海寧,電話:0795-5217589)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