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足跡體系與產品碳標識制度
這三項都是有比較緊迫的近期目標的。
關于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2022年的時候國家發改委專門發過一個《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其中提出的兩個目標分別是在2023年初步建成,2025年進一步完善,2023年的時候也沒看到說目標有沒有達成,但是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它放在了非??壳暗奈恢茫ㄔ斠娢恼?ldquo;2024年雙碳機會在哪里?深度解讀2024政府工作報告“)。
同樣靠前的還有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產品碳標識制度是碳足跡管理體系的重點任務之一。2023年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中的目標是到2025年出臺50個重點產品的碳足跡核算標準,同時建立國家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后來在今年6月的《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中這個目標推遲到了2027年,但是數量變成了100個(詳見文章“十五部門聯合發文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碳足跡業務有望井噴?”)。
這三項內容有一個共同的底層邏輯就是數據質量,也就是MRV中的M,這也是后續不管是強制碳市場、自愿碳市場還是前面碳排放雙控的一個基礎。
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的建設會帶動一波數據庫建設的機會,當然規則搭建好了之后對于碳核算人員的需求也會爆發式增長,前段時間我辦的碳足跡/碳核算實踐課與這一條完美契合,課上的學員就可以充分發揮你們學到的知識去天高任鳥飛了。
而產品碳足跡體系與產品碳標識制度影響最大或者說紅利最好的就當數上面《實施方案》中識別出來的重點產品了,電力、煤炭…新能源汽車、光伏和電子電器等近20個產品。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