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碳達峰
試點(杭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于近期印發,現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創建碳達峰試點城市是我市貫徹落實碳達峰
碳中和戰略,推進
綠色低碳發展攀登行動的重要體現。經過積極爭取,2023年11月,我市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為落實國家和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有關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杭州市數字、科技和制度三大優勢,創新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路徑,積極推進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制定本《方案》。
二、起草思路
(一)深刻把握試點要求明確創建總體思路?!秶姨歼_峰試點建設方案》明確,開展試點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此,《方案》提出了“3+10+7+7”的總體創建思路,即:圍繞數智賦能標桿區、科技引領樣板區、制度創新示范區等 3 大定位,依托科技創新,開展數智賦能、能源低碳轉型、區縣市達峰示范等 10 大攻堅行動,推進
碳排放核算制度等 7 項制度創新,實施 7 大碳達峰重點工程,積極探索產業輕量型城市碳達峰路徑。
(二)立足實際明確試點定位。結合實際,提出試點城市3大定位,即數智賦能標桿區、科技引領樣板區、制度創新示范區。數智賦能標桿區,重點是謀劃打造“1個能源雙碳智慧大腦、N個應用場景”的“雙碳”數治體系。科技引領樣板區,重點是加快打造“雙碳”技術研發策源地、“雙碳”科研
平臺集聚地、“雙碳”成果轉化首選地等。制度創新示范區,重點提出 7 方面政策創新安排。
(三)突出特色明確試點“四梁八柱”?;?ldquo;在重點領域進行制度突破,在全國全省引領示范”的考量,梳理提出支撐試點城市建設的“四梁八柱”,即7項重大改革(制度)清單和10大標志性工程清單,其中:7項重大改革(制度)清單包括推進綠色低碳重點領域立法、探索碳排放核算+預算制度、探索項目碳評制度、打造綠色低碳公共交易平臺、打造“杭碳”綠色金融品牌、推動區域綠色低碳基礎設施建設政策創新、完善“杭碳”標準等,10大標準性工程包括“1+N”“雙碳”智治體系建設工程、“光伏+”推廣工程、城市更新工程、“雙碳”成果轉化首選地工程、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建設工程、“綠富美”協同增效建設工程、新型供能園區建設工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減污減碳協同創新試點工程、“人人+”低碳品牌打造工程、“循環減碳”減設工程等。
(四)以項目保障《方案》落地落實?!秶姨歼_峰試點建設方案》明確提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對符合要求的試點建設項目予以支持”。為用足用好國家政策,《方案》提出了 7 個方面重大工程,謀劃儲備項目 91 個。
三、《方案》主要內容
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全民行動、重大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 7 個部分內容。
(一)總體要求。重點是充分發揮數字、科技和制度三大優勢,圍繞數智賦能標桿區、科技引領樣板區和制度創新示范區,加快構建有利于數智治理體系,建設破解碳達峰碳中和技術瓶頸的科技創新體系,健全保障“雙碳”目標實現的政策制度體系,打造“兼顧城市發展、突出創新引領、媲美國際先進”的全國碳達峰試點杭州樣板。
(二)主要任務。包括“雙碳”智治架構體系、城鄉建設低碳轉型、交通多側協同低碳轉型、能源低碳轉型、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節能提效、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碳匯能力鞏固提升以及區、縣(市)達峰示范行動等 10 大攻堅任務。
(三)科技創新。包括打造“雙碳”技術研發策源地、科研平臺集聚地、成果轉化首選地、夯實“雙碳”科技人才根基等 4 方面任務,助力構建集研發、驗證、轉化為一體的市場化科技創新體系。
(四)制度創新。包括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立法、探索碳排放核算+預算制度、探索項目碳評制度、探索城市更新機制、探索構建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認證體系、打造“杭碳”綠色金融品牌、探索建立市場化運行機制等 7 方面。
(五)全民行動。包括打造“雙碳”科普品牌、實施“人人+”低碳行動、推廣綠色產品服務認證、加強碳排放信息披露、強化干部“雙碳”教育培訓等 5 方面。
(六)重大工程。梳理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等 7 個方面 91 項重大工程。
(七)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強化資金保障、加強經驗總結等 4 方面。
四、施行時間
本《方案》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由市發改委負責牽頭組織實施。
五、解讀單位
解讀單位: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