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協調幾個重大關系
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必須按照國家統一決策部署,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注重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與溫室氣體減排、中央利益與地方局部利益、政府行政干預與市場調節機制、短期降碳目標與長期降碳目標、先破后立與先立后破等重大關系。
經濟社會發展與溫室氣體減排的關系。我國在推進“雙碳”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應該協調好經濟社會發展與溫室氣體排放之間的關系,既要努力實現“雙碳”目標,又要確保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為此,我國應該根據各行業和領域在低碳技術應用場景及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特點,針對產業特點,平衡矛盾,分類施策,穩步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中央利益與地方利益的關系。實現“雙碳”目標既是全局性問題,也是局部性問題。我國各地區存在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能源稟賦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必然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環節、種類和強度等不盡相同,也不可能找到適合于所有地方的減排路徑和技術手段。為實現“雙碳”目標,我國必須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借鑒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共同但有區別”和“各自能力”原則,允許各地制定同向但不同步的行動方案。鼓勵經濟發達地區確定的生態功能區率先實現“雙碳”目標,以便為全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爭取足夠的時間。對于工業化起步較晚的地區,可以允許晚一點實現“雙碳”目標,通過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和產業低碳化改造升級等政策,合理控制“雙碳”目標的推進進程。此外,鼓勵不同地區之間加強合作交流,允許跨地區共同承擔溫室氣體減排任務,鼓勵各地區之間結對幫扶和協同降碳,完善區域間轉移支付制度,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和用能權、排放權合理配置,進而平衡地區利益。
政府行政干預和市場調節機制的關系。未來幾十年,我國在推進“雙碳”目標實現的過程中,除了充分發揮政府行政管理作用之外,更應該強化市場調節機制的作用。推進實現“雙碳”目標,我國既要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更要發揮“無形之手”的作用,兩者需要協同發力。
短期降碳目標和長期降碳目標的關系。實現“雙碳”目標,核心是降碳,最終實現凈零排放。實現“雙碳”目標,需要一個漫長過程,不可能在短期內畢其功于一役。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應該立足實際、科學謀劃、分步實施、把握節奏、有序推進和確保安全,做好短期降碳目標與長期降碳目標的協調。
能源安全與能源轉型的關系。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將深刻重塑能源結構與產業結構,轉變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其復雜性和困難性不言而喻。在推進“雙碳”目標實現的過程中,為了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平穩健康和能源安全,必須堅持“先立后破”的基本原則。必須首先持續加速“立”的進程,盡力避免風險,減少阻力,降低損失;再推動“破”的進程,堅決避免跟風冒進運動式減排、拉閘限電和停工停產等極端現象的發生,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雙碳”路線圖。
“雙碳”目標將成為我國未來能源發展的硬約束。在“雙碳”目標背景下,能源轉型是關鍵任務,是核心工作,我國必須謀劃好能源發展戰略,加快能源轉型,其中,把握能源轉型的節奏至關重要。
?。ㄗ髡叨愠上祵ν饨洕Q易大學中國國際碳中和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