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西實施碳達峰
碳中和進展成效。記者從會上獲悉,廣西持續提升生態系統
碳匯增量,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目前全區人工林面積1.3億畝,居全國第一位;森林植被總碳儲量5.3億多噸,相當于吸收儲存二氧化碳約19億噸。
據介紹,廣西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優化能源發展布局,持續大力發展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加快推進海上風電發展。截至2023年10月,全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4151萬千瓦,約占發電總裝機容量的58.8%。
清潔能源連續5年全額消納,累計消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4267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排名全國前列。
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廣西加快新興產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異軍突起,形成了從
新能源材料到汽車后市場的完整產業鏈,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量較2020年翻近兩番,新能源汽車應用的“廣西模式”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南寧、梧州列入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示范重點城市名單。
在重點領域清潔低碳轉型方面,推進北海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等5個項目成功入選國家首批清潔生產審核創新
試點。推進運輸工具和裝備低碳轉型,截至2023年10月,全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60萬輛,建成充電樁超15萬個,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
此外,今年全區新增43張低碳產品認證證書,共有57家企業獲得136張低碳產品認證證書。據統計,獲證企業五年累計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754.68萬噸,踐行了
綠色發展理念。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