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第二屆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能源環境管理分會年會在四川成都召開。
會議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能源環境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創新”為主題,聚焦能源環境管理的實踐創新和發展趨勢、“雙碳”目標與能源環境管理、智慧社會治理與能源環境管理等方向,為參會學者提供了良好的深入交流與廣泛討論
平臺。
實現碳達峰和
碳中和的關鍵在能源領域變革。2023年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能源相關
碳排放量占比近90%,推進能源轉型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是“雙碳”戰略下實施能源環境管理與創新的必然舉措。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在報告中指出,世界能源結構形成“四分天下”新格局,其中,煤炭發展進入轉型期、石油發展步入穩定期、天然氣發展邁入鼎盛期、
新能源發展跨入黃金期,全球各國加快推動能源轉型已是大勢所趨。
聚焦我國實際,煤炭仍是我國最為豐富的能源,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仍高于50%,我國以煤炭為主導的能源消費結構仍將長期持續,必須采取積極穩妥的措施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西南石油大學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趙金洲教授指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遵循安全性、平衡性和有序性。可以將其內在要義闡述為,我國必須在保障能源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推動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指出,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應用為資源環境協同管理創新提供了重大契機與技術支撐,以大數據、大模型、大算力等為核心的數智技術及新型基礎設施,將推動資源環境管理的工具革命與決策革命。本次會議領軍
論壇上的
專家報告為“雙碳”戰略目標下的能源環境領域的管理與創新提供了安全保障、技術賦能、實施舉措等方面的新思路與新方向。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