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
碳金融高峰
論壇”上,武漢大學氣候變化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洲表示,
碳市場是實現“雙碳”目標非常有效的市場化政策工具,他建議,湖北省應實施“一體兩翼”戰略,即在充分發揮
碳市場的核心推動作用上,促進
碳金融服務業和
綠色低碳實業聯動發展。
他強調,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市場失靈,引發了全新的挑戰,同時也催生了新安全觀和新任務。目前,全球各國紛紛致力于實施
碳中和戰略,其實質在于借助能源轉型推動產業轉型。回顧全球能源轉型的歷程,僅僅依靠市場的自發引導往往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因此政策引導、技術革新以及金融支持缺一不可。
碳市場作為市場化的政策工具,能夠發揮兩種力量:一方面通過經濟動力推動減排,另一方面則通過經濟壓力促進減排。這種雙力驅動可以帶來產業結構優化,特別是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碳市場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因此,碳市場是實現“雙碳”目標非常有效的政策工具。
總體來說,全球碳市場的發展趨勢是配額縮緊,未來的
碳價也將逐漸攀升。這一趨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全球各國政府對于
碳排放的限制越來越嚴格,以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湖北武漢作為國家碳市場“心臟”和“大腦”——中碳登所在地,是
試點碳市場所在地,也是氣候投融資
試點所在地。他提議,湖北應實施“一體兩翼”戰略,即充分發揮碳市場的核心作用,來推動碳金融服務業和綠色低碳實業良性互動發展。由此,碳金融服務業就能找到綠色低碳實業作為服務對象,綠色低碳實業也能得到碳金融服務業的支持,兩者相互促進,缺一不可。如果只發展其中一種,可能會遇到困難。只有當兩者相互提供需求,創造自身的供給,才能持續發展。
同時,還要推動“六個聯動”,要加強全國和區域碳市場聯動;推動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聯動;推動涉碳數據和算力聯動;推動湖北和國家相關部委產業政策相互聯動;推動綠谷和光谷聯動;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聯動。
齊紹洲認為,中碳登猶如“聚綠盆”,不僅能推動湖北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更有望促進綠色低碳類的項目、技術、人才、資金聚集。湖北武漢也要規劃相關區域,抓住環保紅利期,像光谷帶動武漢創新發展一樣,打造武漢的“綠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