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匯,又被稱為“藍色碳匯”(簡稱“藍碳”),是指通過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態系統的運轉,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封于海洋環境之中的過程和機制。海洋在地球碳循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地球上約93%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并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循環。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形勢仍舊嚴峻,各國均面臨著一定的減排壓力。在這一背景下,海洋在碳吸收和固化方面的獨特作用凸顯?!毒┒甲h定書》將“減排”和“增匯”作為控制溫室氣體存量的兩大路徑。其中,“減排”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實現的源頭削減,“增匯”是借由森林、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實現對溫室氣體的捕獲和封存。“雙碳”目標的實現,不能僅僅依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源”控制,還需要打通生物碳儲存的“匯”路徑。海洋是碳匯的重要載體。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指出,要穩定海洋固碳作用,提升海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海洋碳匯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物碳封存方式,能夠通過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有效地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其極強的生態固碳能力為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突破口。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