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進步為能源革命賦能
近年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能源行業融合發展,數字技術的進步正為能源革命賦能。
數據顯示,山西煤炭產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先進產能占比超過80%,已建成46座智能化煤礦、1161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煤層氣產量占全國的80%以上,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技術取得新突破。
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院長孫予罕指出,“雙碳”目標和數字化浪潮正改變著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的模式。作為資源優勢最突出且區位占優的省份,山西的戰略價值將越來越大。
記者了解到,在山西,數字技術正不斷融入能源產、運、儲、銷、用各環節,能源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加速發展。在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技術、高效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過程中,山西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持續明顯下降,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比如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打造的低碳云賬戶,是一個集能源數字化和低碳治理于一體的綠色數字治理服務
平臺。“碳賬戶管理正在應用于越來越多的場景。利用AI分析碳數據,我們能將山西省太原市7000多輛出租車的充電需求與綠電供給匹配起來,協調出租車在光伏發電出力最多時充電,這樣既綠色又省錢。”該公司董事長王正通介紹道。
孫予罕建議,未來山西可以通過技術創新、集成示范和機制創新,將煤炭保供轉變為電力保供、材料保供和算力保供,推動山西由資源大省轉變為經濟大省。“相信山西未來必然在新時代的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中成為至關重要的先鋒隊與主力軍。”他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