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快推進海洋
碳匯建設,通過探索
碳匯保險補償和交易機制,推動海洋碳匯由資源轉化成資產,為實現“雙碳”目標探索路徑。
前不久,中國人壽財險榮成支公司對當地的一百畝海草進行投保,成為全國首單海洋碳匯指數保險。中國人壽財險威海市榮成支公司經理張曉輝說:“這個險種是以海草床為保險標的,以海草床因特定的海洋環境變化造成的碳匯減弱事件為我們的保險責任,以海草床的碳匯富余價值為我們的補償依據。充分保障海草床的固碳的生態效益和經濟價值。”
碳排放相當于一個新的生產要素,一些
碳排放超出限度的企業必須購買碳排放權才能經營。而全球每年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有35%被海洋吸收,山東約56萬公頃的海水養殖就成為一項重要的碳匯資源,其中的海草既是養殖的必備條件,又具有很高的固碳能力。經過多方論證,當地量身定制了海草床碳匯指數保險方案,推動海洋碳匯由資源轉化成資產。威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徐靜說:“圍繞組織體系、融資模式、激勵機制、標準制度等領域積極探索創新,大力發展基于碳排放權、碳匯收益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的新型融資服務,通過金融賦能推動
綠色資源價值化。”
在政策保障下,養殖戶按照海草床每畝每份100元進行投保,最高可以獲得20倍保額賠付,不僅提高了水產養殖產量,還增加了抗風險能力。楮島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威說:“海草床的修復納入保險,實際上是保險公司給我們保駕護航了,今年我們準備擴增500畝3300萬株。”根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規劃,山東將通過定期開展海洋、土壤等碳匯本底調查、碳儲量評估、潛力分析,探索更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碳匯補償和交易機制,不少海水養殖區域的碳匯險陸續落地生效。不久前,根據海水養殖波高指數、貝類養殖風力指數等三個保險險種,煙臺8家海水養殖企業獲得保險理賠589萬元。煙臺經海漁業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王慧說:“(我們公司)理賠了222萬,因為我們是做深遠海養殖的,所以保險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幫我們規避了一些風險,減少了企業一些未知的損失。”
碳匯損失以海水中平均顆粒有機碳含量作為參照計算,當碳含量低于約定觸發值,視為發生碳匯損失,保險公司就會啟動理賠程序,把理賠款賠付到當地主管部門,由當地主管部門用這筆賠款來修復海水養殖生態,改善養殖環境。太平財險煙臺中心支公司農險部負責人都力琿說:“可以間接地反映出我們投保的養殖區域的生態環境,對于海產品的成活率和質量都是有一定的幫助。”根據規劃,山東將同時開展濱海濕地、海洋微生物、海水養殖等典型生態系統碳匯儲量監測評估和固碳潛力分析,探索建立藍碳數據庫,推進鹽沼生態系統修復,增加海草床面積、海草覆蓋度,提高海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高亞平說:“對于生物碳匯來講,它不僅成本低,同時技術方面非??尚?。因此生物碳匯擴增在發展
低碳經濟當中,不僅具有特殊的作用,而且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